[实用新型]一体式LED节能矿灯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48330.5 | 申请日: | 2008-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49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霞;王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鑫纳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23/00;F21V23/04;F21V15/02;F21W131/402;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霍彦伟 |
| 地址: | 450001河南省郑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led 节能 矿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灯,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矿井等地下作业场所照明使用的矿灯。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矿工在矿井下所使用的矿灯,一般都是采用电池和灯头分体,中间靠电缆相联,电缆容易磨损折断,导致矿灯不能使用,甚至发生短路引起瓦斯爆炸发生矿难。并且亮度一般较强,耗电量较高,其额定电流较大,光源的热量大,势必造成能源的浪费,增加了采矿的成本。
长期以来,煤矿井下工人使用的矿灯均为酸式或碱式蓄电池灯泡供电,电池和头灯是分开的,中间用电线连接,这种矿灯不仅笨重、效率低、亮度小,而且在地面还需要一个充电车间经常给这种矿灯的电池加酸或加碱,在这些操作过程中会放出一些有害物质,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和水源,而且还危害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井下工人工作时要把矿灯一直背在身上,不但增加了工人的体力消耗,而且蓄电池的电解液极易泄露,烧伤,烧坏工人的皮肤与工作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LED节能矿节,能够实现节能和正常工作两种状态相互转换,实现了轻触开关控制两种工作状态的转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一体式LED节能矿灯,包括镜片、上盖、下壳体、电路板、LED发光二极管和电池,所述的电路板上的控制电路包括轻触开关、主光源电路和节能光源电路,所述的主光源电路由主控芯片、电阻、稳压管和三极管与LED发光二极管串联在一起,所述节能光源电路由LED发光二极管与主控芯片串联,电池与主控芯片相连接,轻触开关与主控芯片相连接,所述LED发光二极管设在电路板上,电路板固定在下壳体内,电池设在下壳体内下部,镜片卡在上盖内,上盖扣合在下壳体上。
上述一体式LED节能矿灯,在电源正极与主控芯片间设有肖特二极管SS14。
上述一体式LED节能矿灯,在电路板上连接电池的正负极间并联设有充电电路。
上述一体式LED节能矿灯,在充电电路正极与电源正极之间设置有肖特二极管SS14。
上述一体式LED节能矿灯,LED发光二极管点焊在电路板上控制电路的另一面与控制电路相连接。
上述一体式LED节能矿灯,所述镜片、上盖、下壳体、电路板、电池封装为一体。
上述一体式LED节能矿灯,在下壳体与下壳体内充电电路对应的位置上设充电孔,在下壳体上设有轻触开关盖。
上述一体式LED节能矿灯,主光源电路中的LED发光二极管为6个,并联在三极管与电池负极之间,节能光源电路中的LED发光二极管是2个,并联在电池正极与主控芯片之间。
上述一体式LED节能矿灯,在下壳体上还设有卡子。
上述一体式LED节能矿灯,在下壳体充电孔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充电孔档块。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新型的电路结构,轻触开关控制两种工作状态,节能工作状态和正常工作状态,节能工作状态时,只有两个灯亮,这种模式可维持矿工在低照明要求时使用,能长时间保持一个较低的照度,大大节约了能源。该电路中采用COB封装芯片实现轻触开关控制LED发光二极管的开启和关闭,利用稳压管TL431监测电池电压并控制三极管S8550通断,使主光源在电压高于3.3V时正常点亮,而低于3.3V时使之熄灭,自动转换成节能状态,在此状态下仍可持续使用3小时以上,以便矿工及时撤离矿井,充电补充能量以后继续使用,同时采用小功率的发光二极管,可以减少发热损耗,节省能量,所述锂电池组、电路板、上盖、下壳体等结构封装为一体,使用时直接将矿灯和矿帽连接,小巧轻便,携带方便,减轻了矿工负担,本实用新型采用小功率发光二极管,属于冷光源,发热量很低,实现本质安全,并且锂电池组、电路板、上盖、下壳体等结构封装为一体,更加有效地增加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A-A向视图;
图4是图2B-B向视图;
图5是图2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鑫纳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鑫纳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83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