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钒矿焙烧炉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8183.1 | 申请日: | 200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55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广林 |
主分类号: | F27B1/02 | 分类号: | F27B1/02;F27B1/10;F27B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1250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焙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法冶金焙烧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焙烧效果好且热效率高的立式钒矿焙烧炉。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金属建材的要求愈来愈高,需求也愈来愈大,钒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以合金形式加入金属建材中能显著提高金属建材的强度和抗氧化性等特性,所以钢铁企业对钒的需求与日俱增,甚至供不应求,导致钒价一路飚升,于是众多地区和企业争相开发各地的钒矿资源。由于在钒矿冶炼方面国内和国际上都没有很好的或成熟的技术可供参考,所以大多数企业只能采用60年代沿袭下来的土法平炉作为生产工具,土法平炉结构简单,容易建造,但效率低,操作繁杂,燃料直接加在煤球里,类似于煤球炉,对煤的要求较高,大多用半烟煤,焙烧操作靠多年的专业炉工经验掌握,夹生率和过烧率达40%左右,矿石中钒的转化率在45%左右。为了达到大规模生产,平炉的建造体积必须很大,一般是长条型,有效深度为1.8米,日处理300吨矿的炉子大约300多米长,焙烧添加剂大多采用食盐,因此在焙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氯气和盐酸,由于这种炉型结构使烟气无法集中处理,大多直接排放,这就是土法平炉污染很大,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大多被当地政府关停或主动停产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合理、操作方便、适合企业的大规模生产,能显著提高矿石中钒的回收率和利用率,并且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立式钒矿焙烧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包括炉体,炉体分为上层炉体和下层炉体:上层炉体由带有进料口的上层料仓和上层卸料孔组成,在上层料仓和上层卸料孔之间设置有特种炉箅;下层炉体包括由耐火墙围成的火腔,设置在火腔下部的炉膛和下层料仓组成,炉膛和下层料仓之间设置有隔火墙,在炉膛的上部设置有倾斜栅状的隔火板,在炉膛的下部设置有煤渣池,炉膛的正面开有加煤口,在下层料仓的下部设置有料池,料池上设置有出料口;上层炉体和下层炉体之间通过上层卸料孔相连接。所述的下层料仓的外壁上设置有观察孔。所述的火腔,炉膛和下层料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测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生产量大,对钒矿焙烧转化率较高,可有效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炉体1,炉体1分为上层炉体和下层炉体:上层炉体由带有进料口2的上层料仓3和上层卸料孔4组成,在上层料仓3和上层卸料孔4之间设置有特种炉箅5;下层炉体包括由耐火墙围成的火腔6,设置在火腔6下部的炉膛7和下层料仓8组成,炉膛7和下层料仓8之间设置有隔火墙9,在炉膛7的上部设置有倾斜栅状的隔火板10,在炉膛7的下部设置有煤渣池11,炉膛7的正面开有加煤口12,在下层料仓的下部设置有料池13,料池13上设置有出料口14;上层炉体和下层炉体之间通过上层卸料孔4相连接。所述的下层料仓8的外壁上设置有观察孔15。所述的火腔6,炉膛7和下层料仓8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测温装置16。
本实用新型中倾斜栅状的隔火板10的结构使焙烧料下落时不致于进入炉膛7而集中汇集到下层料仓8,炉膛7和下层料仓8为间隔设置,也就是说每个料仓两边为炉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广林,未经张广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81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老豆腐自动点卤机
- 下一篇:转换开关检修试验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