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板式太阳能电池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47416.6 | 申请日: | 200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31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陈春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毅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毅颖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艺影;李奕晖 |
地址: | 518029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板 太阳能电池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支架,属于太阳能电池应用领域,适用 于支撑平板式太阳能电池,广泛应用于电站、屋顶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架设。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电池支架有固定倾角的支架和角度可调的支架。固定倾角的 支架多采用角钢、铝合金等型材,经过切割、焊接而成,这种固定式支架需现 场焊接,安装后倾角固定,不可调节,在不同纬度、不同季节,或者更改太阳 能光电模板方位时,无法改变角度,同时安装和拆卸时不方便,不能快速拆装。 角钢支架体积大且笨重,不便运输;铝合金支架相对较轻,但成本高、安装复 杂、装配效率低。再有,角度可调的太阳能电池支架,例如中国专利《可调式 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支架》专利号CN200720042723.3,通过手摇手轮带动丝杆 旋转,丝杆带动滑座沿导轨的纵向移动,通过连杆带动太阳能电池组件旋转以 改变角度;《太阳能电池转动支架》专利号CN200610043466.5通过驱动电路驱 动调整电池板托架移动以调节太阳能电池的朝向;《便于调整朝向的太阳能支 架》专利号CN200610045337.X通过电动机驱动水平横杆和摆动纵杆以调节太阳 能电池朝向。以上几种角度可调太阳能电池支架,均根据机械转动原理,采用 电机驱动或手动方式,旋转太阳能电池的角度,机械结构较复杂,拆卸安装不 方便,需经常维护上油,容易磨损,在恶劣环境中容易锈蚀,不适合规模化应 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角度可调、快速装配组合,适 应各种需求和安装环境,方便拆卸,易于扩展,可大规模应用于电站、屋顶太 阳能发电系统中的太阳能电池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利用三角形稳定可调结构,实现太阳能电池支 架倾角的调节,并且支架各部件设计为拼装组合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平板式太阳能电池支架,基梁架在立柱上,由立柱、基梁、支撑梁、 调节梁组成三角支脚,平板式太阳能电池放置于横梁,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两 个横梁架在两组三角支脚之间,基梁、支撑梁、调节梁相互活动连接,基梁、 支撑梁、调节梁梁臂端面上均有排列有序的插孔,梁臂侧面均有排列有序的固 定孔。
横梁固定在支撑梁、基梁或调节梁上,横梁梁臂有固定太阳能电池的固定 孔,横梁两端是T型爪,T型爪端面上有舌孔,T型爪侧壁有固定孔,舌孔中有 与插孔嵌合的舌板。
横梁包括承载太阳能电池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安装在支撑梁上,还包 括固定线槽的第三横梁,安装在基梁上。
立柱两端分别是固定在地面的掌形固定结构、连接基梁的T形支撑结构, 掌形固定结构和T形支撑结构上有固定孔。
支撑梁和调节梁与基梁活动连接的端口上有固定支脚,固定支脚上有固定 孔。
横梁还包括固定太阳能电池的T形压块,T形压块接触太阳能电池的一面 带有倒齿。
太阳能电池包括带有钩爪的“Γ”型固定件,钩爪上有固定孔,“Γ”型固定件 内宽度大于横梁梁侧面的外宽度。
有益效果是:采用这种专用固定件,将太阳能电池牢固地固定在支架之上, 简单轻便,运输方便,安装便捷,角度可调,可按现场要求安装,根据太阳高 度角的变化,可从0度到90度调节角度,且安装拆卸方便,有利于清洗和维护, 更换部件方便,以适应实际需求,扩展方便、可产业化、实用性强,可提高太 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具有纵向、横向楔紧结构,受载后稳定而不晃动,承载 能力强且拆装方便。另外抗震,具有良好可维修性和抗风能力。用在大规模太 阳能电池板的架设上,不仅提高安装速度,今后的日常维护和改造时也非常方 便。
说明书附图:
图1是太阳能电池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三角支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立柱1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A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B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采用T形压块固定太阳能电池的局部示意图。
图7是采用“Γ”形压块固定太阳能电池的局部示意图。
图8是扩展的太阳能电池支架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毅,未经李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74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接触感应式节能延时开关
- 下一篇:电机定子线圈梭形绕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