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饰有图案的金属板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7119.1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70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叶兵;郭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4 | 分类号: | H05K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饰 图案 金属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板,尤其涉及一种装饰有图案的金属板。
背景技术
在科技飞速进步的今天,各种电子产品如计算机、手机、照相机等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在重视电子产品功能的同时,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于电子产品的外观。金属外壳以其外观精美、具有金属质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金属板的表面装饰方法均是通过改变该金属板表面的颜色、结构以及性能等参数,以改进金属板的表观效果。传统装饰方法的局限性大,效果单一。这样的金属板已经满足不了消费者追求个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传统的金属表面装饰效果单一,提供一种表面装饰效果好,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个性的追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饰有图案的金属板,其中,包括:
金属基板,
凸起部,该凸起部位于金属基板上,并形成图案,
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位于凸起部上,并贯穿凸起部和金属基板。
本实用新型的装饰有图案的金属板,表面不仅有装饰图案,而且装饰图案位于金属板的凸起部,装饰效果好。同时,对装饰图案进行加工,在表面形成通孔,应用于电子产品上,当电子产品启动的时候,光线从同空中透出,有很好的光学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装饰有团的金属板的示意图;
图2a为单排孔的图案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2b为双排孔的图案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3为装饰有图案的金属板的截面图。
其中,1金属基材,2凸起部,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装饰有图案的金属板,其中,包括:
金属基板,
凸起部,该凸起部位于金属基板上,并形成图案,
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位于凸起部上,并贯穿突起部和金属基板。
所述图案可以是各种图案,例如,可以是图形、文字、字母、数字以及它们的结合,所述图形可以是各种图形,如人物图形、动物图形、景物图形、各种花纹和/或标识等,所述文字也可以是各种文字,如中文文字和/或外文文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设计的需要选择各种适合的图案。
所述的装饰有图案的金属板的材料可以是不锈钢、铝合金、镁合金、铜中的一种。
所述金属基板的厚度是0.1-0.15mm,所述凸起部的厚度是0.05-0.15mm。
所述的多个通孔是沿着图案曲线部分加工的一排或多排通孔。
所述通孔上覆盖有透明材料和/或通孔中填充有透明材料。
按照本发明,所述覆盖在通孔上或者填充在通孔中的透明材料的种类和用量没有特别限定,如,可以是各种能够覆盖在通孔上形成膜层,或者能够填充在通孔中的透明材料,如环氧树脂,所述环氧树脂优选选自AB胶、UV胶(紫外光固化胶)和硅胶中的一种或几种,对所述透明材料的状态没有特别限定,如,可以是胶体、液态或固态。优选情况下,为了易于将具有流动性的透明材料覆盖在通孔上或填充在通孔中,该透明材料的粘度优选为600CPS以下,更优选为300-500CPS。所述粘度单位的表示符号为CP或CPS,称为厘泊,为动力粘度单位,1厘泊(CP或CPS,centipoise)=10-3帕·秒(Pa·s)。所述粘度的测试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采用粘度计进行测量,如,上海森地科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旋转粘度计(NDJ-79)。
为了使光源透过通孔后仍具有较佳的亮度,所述透明材料的透光率优选为95%-100%,更优选为98%-100%。所述透光率的测试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采用透光率测试仪进行测量,如,上海研润光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WGT-S透光率/雾度测度仪。
所述透明材料的覆盖量或者填充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只有能够保证在涂覆透明材料后能够在通孔上形成一层膜层,或者在填充透明材料后能够使透明材料将通孔填充,对通孔起到封闭的作用即可。对所述膜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1-3微米。
按照本实用新型,在用液态的透明材料覆盖在通孔上和/或填充在通孔中后还包括干燥的步骤,对所述干燥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各种干燥方式,如自然干燥、鼓风干燥、真空干燥等,对所述干燥的温度也没有特别限定,为了加快透明材料的干燥速度,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50-200℃,干燥时间为0.5-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71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