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触摸键布局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6731.7 | 申请日: | 200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64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陈芳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M1/23;G06F3/041;G06F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永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 敏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触摸 布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摸键布局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手机触摸键布局结构。
背景技术
手机作为最主要的移动终端已非常普及,成为了当前通讯的最主要媒介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终端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如网络浏览和邮件、游戏、影视及MP4播放等。人们不但对手机外观要求越来越高,更加关注手机的外观效果,而且对功能希望越来越多,尺寸希望越来越小,因此如今带触摸键功能的手机也就越来越多。目前市面上的手机大多数要么设置触摸键在外屏,触摸键数量较少;要么是使用带触摸功能的LCD,成本较高;要么在内屏面设置触摸键和LCD并排,造成整机长度尺寸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触摸键数量多、耐磨性好、手感好、减少了整机成本和尺寸并且装配维修方便的手机触摸键布局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手机触摸键布局结构,包括触摸键FPC(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触摸键FPC为了加硬便于安装,主要由两层及以上FPC通过胶水等方式粘贴而成,所述触摸键FPC叠加设置在手机LCD显示屏的显示区周边的非显示区域之上。
为了使用户在夜晚或灯光较弱时使用方便,所述触摸键FPC上还通过焊接等方式设有至少一个LED作为光源,LED的位置和数量根据触摸键的位置、数量确定,为了减小厚度,所述LED优选为顶发光LED,并优选在触摸键FPC上还粘贴有一层触摸键盘导光片以使发光均匀,所述触摸键盘导光片上还设有定位孔及供LED穿过的小孔。
为了保证触摸键的灵敏度,优选所述触模键芯片贴片于触摸键上,并且为了减小装配厚度,优选所述触模键芯片与触模键焊点分处触模键FPC弯折处的两侧,以便折弯后与触模键焊点分处机壳内外两侧,这样较厚的触模芯片安装后放置在LCD前后的空闲处,节约了空间,触摸键FPC通过连接器与LCD连接导通。
所述触摸键FPC弯折处做成多层中空型(AIRGAP),即不施加黏合而留为分层以达致极佳弯折效果。
所述手机触摸键布局结构上外盖有镜片,优选镜片厚度小于1mm,以保证触摸键的灵敏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触摸键FPC01由多层FPC粘贴在一起而成,叠加设置在手机LCD显示屏的显示区周边的非显示区域之上,充分利用了手机LCD显示屏显示区外的空闲区域,有效的减小了整机尺寸,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做成各种形状,由于单层FPC很薄(0.07mm),因而做成后的厚度很薄,可以根据需要做成多个触摸键,耐磨性好、手感好,装配和固定很方便和简单,只需用背胶粘贴在机壳上即可,简化了以前手机键盘的装配过程,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产能,同时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也降低了整机的成本及维修费用。
附图说明
图1a、图1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键FPC 01和贴片其上的顶发光LED 02正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光片(LGF)03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键FPC 01装配在机壳04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a、图4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键FPC 01与LCD 05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键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触摸键FPC 01正反面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触摸键FPC 01具有六个触摸健焊点011,当然根据需求可以增加和删减;为了便于安装,本实施中的触摸键FPC 01由2~3层FPC通过胶水粘贴在一起,厚度在0.25mm左右,根据具体布局,本实施例在触摸键FPC 01上焊有4个顶发光的LED 02,当然根据需要可以合理的安排不同数量的LED 02,为了保证触摸键的灵敏度,触模键芯片012贴片在触摸键FPC 01上,为了减低装配厚度,触模键芯片012与触模键焊点011分处触模键FPC 01弯折处的两侧,以便折弯后与触模键焊点011分处机壳04内外两侧,并且为了达到极佳弯折效果,触摸键FPC 01弯折处做成多层中空型(AIRGAP),即不施加黏合而留为分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67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波纹管的洗衣机洗涤剂投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仿真塑料胶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