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架阅读辅助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6487.4 | 申请日: | 2008-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37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金茅 |
主分类号: | A47B23/06 | 分类号: | A47B23/06;B42D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达猷 |
地址: | 518001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阅读 辅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具用品,尤其涉及一种辅助阅读用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辅助阅读用的阅读辅助器。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人习惯于把书本平放在桌面进行阅读。这种传统的伏案阅读方式容易使阅读者的眼睛和颈部肌肉疲劳,还容易引发近视和颈椎劳损或颈椎增生。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有人设计出一种夹持住书本能避免书本自动合页的一种辅助阅读的阅读辅助器。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中公开号“CN2503772Y”名称为“一种阅读辅助器”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阅读辅助器,包括一书托板及固定读物的元件,所述的书托板下端有一向上翘的下沿,该固定读物的元件包括固定杆和压书板,该固定杆可移动地设置在该书托板上方,该压书板连结在固定杆上。
上述的一种阅读辅助器采用压书板可避免书本自动合页,但其采用托板两侧设有的弓形脚架进行支撑,弓形脚架与托板活动连接,其弓形脚架无法稳定支撑住托板,使用时很容易造成支撑失效;且弓形脚架支撑托板,托板与水平面的角度不可调,不能达到阅读的较佳的角度,且此阅读辅助器需放在合适高度的平台上才能达到合适的阅读高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稳定支撑托板、避免书本读物自动合页且能自由调整阅读角度及高度实现较佳的阅读角度的支架阅读辅助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阅读辅助器,
其包括:托板、设于托板上的固定件及设于托板上且与托板活动连接的支撑件,所述托板一端设有挡板,所述固定元件包括压板,所述支撑件包括与托板活动连接的支撑臂及与支撑臂连接的调节器,所述调节器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按压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按压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部顶端设置有旋转环,且所述旋转环内侧面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顶端设置有圆环,所述圆环内侧面设置有沟槽,所述沟槽与所述凹槽相对,且所述圆环中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旋转环的缺槽;所述按压部包括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沟槽相啮合的锁定销的主体、按钮以及抵顶于所述按钮与主体之间的复位弹簧。
进一步,所述锁定销的长度大于所述沟槽的长度,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卡孔,所述按钮突设有与所述卡孔相配合的卡钩,所述主体、按钮、旋转环以及圆环同轴,所述按压部可沿第二连接部的径向移动。
进一步,所述调节器进一步包括伸缩部,其中,所述伸缩部包括伸缩套筒以及凸块,所述伸缩套筒上设置有与凸块相对应的方孔,该伸缩套筒内设置有伸缩弹簧,所述凸块的内侧与该被限制在伸缩套筒的伸缩弹簧相抵。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伸缩套筒的直径,所述第一连接部还设置有伸缩孔,所述伸缩弹簧弹力可推出所述凸块于该伸缩孔之外,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伸缩套筒的直径,所述第二连接部还设置有伸缩孔。
进一步,所述伸缩部与所述支撑臂一体成型,所述支撑臂包括第一臂及第二臂,第一臂及第二臂通过调节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进一步包括活动连接压板的滑动架,所述托板上设有装设滑动架的滑动架滑槽。
进一步,所述托板上设有与滑动架滑槽并列设置的齿形卡点,所述滑动架与卡点相卡持并沿卡点长度方向上运动,所述滑动架上设有容纳槽,压板上设有连接座与滑动架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座容纳于容纳槽并可在容纳槽中转动。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进一步设有辅助压环,所述辅助压环与挡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挡板上设有挡片。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阅读辅助器,待压持读物一端抵持在托板一端设有的挡板上,压板压持住待压持读物的另一端,避免书本读物自动合页;支撑件与托板活动连接,支撑托板,对调节器的按压部施加外力,调节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角度,从而调节支撑臂的高度与角度,从而方便、灵活调节托板的高度与角度,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使阅读者更舒服的进行阅读,且操作简单,使用灵活,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架阅读辅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架阅读辅助器的调节器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金茅,未经张金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64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叶片锁芯
- 下一篇:耐磨性好的铜基多元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