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跳绳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46379.7 | 申请日: | 2008-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44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曜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钢宇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3B5/20 | 分类号: | A63B5/20;A63B21/055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 伟 |
| 地址: | 361021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跳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跳绳。
背景技术
跳绳作为一种简单健身器械已为人们广泛的使用。习用的跳绳结构十分简单,它由手柄和拉绳组成,拉绳的两端连接在手柄上。这种习用的跳绳仅可作为跳绳用,不具有其它功能,功能较为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装接为扩胸器的多功能跳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功能跳绳,它由手柄和拉绳组成,拉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手柄上;它还包括一挂绳机构,该挂绳机构由手柄壳体、后盖、弹簧和活动块组成,所述的活动块、弹簧、后盖依序装入手柄壳体的中空内腔,后盖扣接在手柄壳体中空内腔的敞开端,弹簧的两端分别顶靠在后盖和活动块上,在手柄壳体壁上开设有用于挂接拉绳的挂钩;所述的拉绳为弹性绳,其可挂接在手柄壳体壁的挂钩上。
所述的手柄壳体为具有中空内腔的中空构件,中空内腔的一端敞开,在与该敞开端相对的手柄壳体侧壁上开设三个通孔,其中位于两侧的两个通孔在同一纵向线上,在该两个通孔壁上向上、向内延伸出两个凸台作为挂钩,第三个通孔开设在该两个通孔之间。
所述的活动块的一个侧面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出一个凸缘,在该两凸缘的下方向外凸设一凸块,活动块装入手柄壳体中空内腔时,其上的两凸缘对着手柄壳体位于两侧的两个通孔且两凸缘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会顶靠在两个通孔壁作为挂钩的两个上端面,活动块上的凸块可活动穿入手柄壳体的第三个通孔内。
在活动块的两侧边设有导向槽,该导向槽与手柄壳体中空内腔上的导向块配合。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采用弹性绳作为拉绳,并在手柄上设置了可挂接拉绳的挂钩。当将拉绳的中段挂接在手柄上后,就可变成一个扩胸器,其转变使用功能十分的方便、简单。由于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作为跳绳使用,还可作为扩胸器使用,具有了更多的使用功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挂绳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挂绳机构的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挂绳机构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功能跳绳,它由手柄1、拉绳2和挂绳机构3组成。拉绳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手柄1的挂环11上。
如图2所示,所述的手柄壳体31为具有中空内腔311的中空构件,中空内腔311的一端敞开,在与该敞开端相对的手柄壳体31侧壁上开设三个通孔312、313、314,其中位于两侧的两个通孔312、314在同一纵向线上,在该两个通孔312、314壁上向上、向内延伸出两个凸台作为挂钩315、316,第三个通孔313开设在该两个通孔312、314之间。
所述的挂绳机构3由手柄壳体31、后盖32、弹簧33和活动块34组成。所述的活动块34、弹簧33、后盖32依序装入手柄壳体31的中空内腔311,后盖32通过螺钉35扣接锁固在手柄壳体31中空内腔311的敞开端;所述的弹簧33的两端分别顶靠在后盖32的弹簧固定座36和活动块34上;所述的拉绳2为弹性绳,其中段可挂接在手柄壳体31壁的挂钩315、316上。
所述的活动块34的一个侧面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出一个凸缘341,在该两凸缘341的下方向外凸设一凸块342,活动块34装入手柄壳体31中空内腔时,其上的两凸缘341对着手柄壳体31位于两侧的两个通孔312、314且两凸缘341在弹簧33的弹簧力的作用下会顶靠在两个通孔312、314壁作为挂钩315、316的两个上端面(如图3所示)。在活动块34的两侧边设有半圆形的导向槽343,该导向槽343与手柄壳体31中空内腔上的半圆形的导向块317滑接(如图4),使得活动块34在壳体31的中空内腔311来回移动时不会摆动。由于活动块34可在壳体31的中空内腔311来回移动,两凸缘341可与挂钩315、316形成开启和闭合的两种状态,以方便拉绳2的卡入。活动块34上的凸块342可活动穿入手柄壳体31的第三个通孔313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钢宇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钢宇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63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式氨法烟气脱硫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井下产液处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