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帐篷两交叉杆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45954.1 | 申请日: | 200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70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南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秋野地(厦门)露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5/34 | 分类号: | E04H15/3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 凌 |
地址: | 361026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帐篷 交叉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配件,尤指一种帐篷两交叉杆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帐篷的支架一般是由若干根支撑杆组成,在各根支撑杆之间通常还设有连接模块用以连接各根支撑杆。为了得到各种形状或结构的帐篷,有的支撑杆会相互交叉,形成各种角度的十字交叉状态。由于相互交叉的两根杆件常常是单独承担支撑作用的,因此现有技术中,两根杆件之间一般没有设置连接结构,即使有,也是简单的以绳子将两者绑在一起。然而,虽然两根十字交叉杆之间并不需要互相依赖的支撑,但两者不可避免的会相互接触,这样在帐篷使用过程中,由于外力(如风力)的作用,会使两交叉杆相互碰撞而产生摩擦,可能会发出刺耳的声响,还会磨损杆件,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帐篷两交叉杆的连接结构,其可令两交叉杆之间不会因碰撞而产生摩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帐篷两交叉杆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为一扣子,该扣子上设有两个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卡槽,两卡槽分别卡在两交叉杆上。
所述卡槽为C形卡槽。
所述C形卡槽的两侧形成向外扩开的锥形面。
所述C形卡槽的开口形成向外渐扩状。
所述卡槽为U形卡槽。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帐篷的两交叉杆之间设置了一个用于将两者连接在一起的扣子,该扣子可以将两交叉杆连接起来,也可以防止两者相互碰触,因此可以避免因碰撞而产生摩擦,也就不会出现因摩擦而造成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于其中一种结构帐篷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于另一种结构帐篷支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帐篷支架两十字交叉杆处的连接结构,如图1、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该连接结构为一扣子1,该扣子1上设有两个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卡槽,该卡槽可为C形卡槽11,也可为U形卡槽,本实施例为C形卡槽11。该C形卡槽11的开口12形成向外渐扩状,以方便杆件卡内。另外,C形卡槽11的两侧则形成向外扩开的锥形面13,该锥形面13的设置可方便杆件来回转动。
如图4所示,为一种异形帐篷的结构示意图,该帐篷支架的一侧设有两十字交叉杆2,上述扣子1的两C形卡槽11分别卡在两根杆2上,并位于两杆2的交叉处。这样即可固定两根交叉杆的位置,防止两杆2碰触,因此可以避免两者产生摩擦。而且这种C形卡槽的结构非常方便安装与取出。
再如图5所示,有的帐篷支架设有两处交叉杆2,在每处交叉杆2的交叉处均可卡固一个扣子1,从而起到连接两交叉杆2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扣子1的两卡槽可以为相互垂直状态,也可以为非垂直的结构,对于垂直结构,可以适于垂直交叉的两杆件,对于非垂直结构,则可以适于非垂直角度交叉的两杆件。此外,所述扣子1每个C形卡槽11两侧设置的锥形面13,由于可以方便杆件相对C形卡槽11的垂直轴线旋转,因此可以令两十字交叉杆2成多种角度连接;也就是说,这种具有锥形面13的扣子1,可以适用于垂直交叉的两杆件,也可以适用于任何非垂直角度交叉的两杆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秋野地(厦门)露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秋野地(厦门)露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59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发动机
- 下一篇:插接式桥梁、框架结构用钢制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