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蝶阀弹性自密封阀座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45684.4 | 申请日: | 2008-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11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安;林日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奥德森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226 | 分类号: | F16K1/226;F16K1/42;F16K25/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惠春;黄国强 |
| 地址: | 361101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蝶阀弹性自密封阀座,属于蝶阀密封件装置类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蝶阀,是指关闭件(阀瓣或蝶板)为圆盘,围绕阀轴旋转来达到开启与关闭的一种阀,在管道上主要起切断和节流用。
蝶阀中阀瓣在关闭时的密封问题一直是研究蝶阀的技术人员关注的问题,现有的蝶阀密封结构一般采用挤压式密封,是靠蝶板对密封圈的突起部分进行挤压,使密封圈变形将两者紧靠在一起来实现密封的,蝶板的压力越大,密封圈变形越大,密封效果越好。密封圈由于受到较大力的挤压很容易被磨损,业内人士更换过耐磨的密封圈材料,但使用效果并不理想,仍然是频繁更换密封圈,特别是蝶阀安装在管道上,使用者更换密封圈更为复杂。
综上,蝶阀阀瓣的密封对于蝶阀在管道中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本创作人经过多年研究,故,才有本实用新型的提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蝶阀阀瓣密封结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耐磨、使用寿命长的蝶阀弹性自密封阀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蝶阀弹性自密封阀座,设置于密封水线盘、阀瓣与阀体形成一环形空腔内,其中
密封阀座,与密封水线盘接触的一面设有一环形凹槽,该凹槽的内边缘高于外边缘,与阀瓣周侧过盈配合。
所述的密封水线盘上设有中间突起和两侧的环形槽,中间突起和环形槽分别与密封阀座上的凹槽和边缘相配合。
所述的密封阀座与阀瓣的过盈量为2~5mm。
所述密封阀座凹槽的外边缘密封面紧密配合于密封水线盘与阀体间的环形空腔壁上,密封阀座凹槽的内边缘与所对应的密封水线盘环形槽有空隙。
本实用新型密封阀座与阀瓣的过盈量为2~5mm,使阀座产生变形,当装配在管道上时,螺栓的压力方向垂直于密封水线盘,此时密封阀座与密封水线盘、阀瓣、阀体分别产生密封线,达到全密封的效果,密封水线盘内侧环形槽的设计可限制阀座最大和最小的变形量,特别是不同的阀座材料有不同的设计,特防止因阀座过量变形产生泄漏。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阀座凹槽的内边缘可以挠曲变形及阀座与阀瓣的过盈配合面的设置,增加了密封性能;
2、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可实现两个方向的密封,不论是受到螺栓压力还是阀瓣向阀座的压力,均实现有效密封;
3、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结构及材料设置,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具有结构合理、密封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3是图2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受力图。
图中主要标号:
1、密封阀座,101、内边缘,102、外边缘,
2、密封水线盘,201、内环形槽,202、外环形槽,203、中间突起,
3、阀瓣,4、阀体,5、阀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蝶阀弹性自密封阀座,设置于密封水线盘2、阀瓣3与阀体4形成一环形空腔内,其中密封阀座1,与密封水线盘接触的一面设有一环形凹槽,该凹槽的内边缘101高于外边缘102,与阀瓣周侧过盈配合,过盈量为2~5mm。
密封水线盘2上设有中间突起203和两侧的内、外环形槽201、202,中间突起203和环形槽分别与密封阀座上的凹槽和边缘相配合。密封阀座凹槽的外边缘102密封面紧密配合于密封水线盘2与阀体间的环形空腔壁上,密封阀座凹槽的内边缘101与所对应的密封水线盘内环形槽201有空隙。该密封阀座是由高耐磨的弹性材料制成。
如图2所示,当装配在管道上时,螺栓的压力如图方向,垂直于密封水线盘,此时密封阀座与密封水线盘的外环形槽及阀体分别有螺栓拉力产生的密封线b,而密封阀座与阀瓣周侧由于过盈设计产生的一圈密封线a,这也是阀座材料的弹性力产生的。
本实用新型靠阀杆5的旋转带动阀瓣的转动,实现阀的开启与关闭动作。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创作所为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奥德森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奥德森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56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屏托架
- 下一篇:壳体轻质化的传动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