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4906.0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791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兰;程君;梁东建;李佳;朱小勇;李鑫;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38 | 分类号: | H01M10/38;H01M10/40;H01M2/3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冀湘 |
地址: | 30038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聚合物 锂离子电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可移动能源电池在各种行业中的不断应用和推广,对电池比容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充分地利用有限空间使电池能量最大化,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增加电池的结构紧凑性,缩小电池体积,增加电池容量,缩短样品开发周期、确保较佳设计和质量成为获得客户认可和占领市场的关键因素。传统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极耳一般都突出于电池芯,组合的保护电路板连接于电池外部,较小的保护电路板占用了较大的空间,造成空间的浪费,不能最大地发挥电池容量。这样传统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不能满足市场及客户要求,因此开发使电池结构更紧凑,比能量更高的电池制作技术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改进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结构,进而克服了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进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结构中包括常规的包装膜、正极片、负极片、绝缘隔膜、极耳以及电解液构成。特征在于电池芯的正、负极极耳镶嵌在电池芯内部,保护电路板与正、负极极耳连接,保护电路板的触点向外,以便与电器相连接。
所述电池芯可以设置有一个也可以是一个以上的正极极耳,一个也可以是一个以上的负极极耳。
所述的正、负极极耳可以为单个极组引出的极耳,也可以是以由多个极组的极耳叠加后引出的复合极耳。
所述的正、负极极耳焊接可以在极组结尾处的极组外侧集流体的表面,也可以焊接在极组内部起始处集流体的表面。通过改变他们的方向即可以改变极耳的导出方向。
所述电池芯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的数量相同或者不相同。
所述电池芯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可以设置在电池芯的同一侧面,也可以分别设置在电池芯的不同侧面。
所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从电池芯内的引出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也可以是任意方向的。
所述的电池的形状可以是矩形、圆形、多边形、三角形或者是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几何形状,电池极组的成型结构可以是卷绕式或者叠片式或者卷绕式叠片。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尺寸电池,弥补了由于空间利用不足而引起的电池比能量低的缺点。同时多个极耳的设置,可以有效的解决电池的大电流充/放电问题,可以使电池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通过减小保护电路板等所占体积,来增加电池芯的体积,提高电池容量,从而提高电池的比容量。该方案用于聚合物/软包装电池的设计开发,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易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电池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保护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种电池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电池芯1,正、负极极耳2,保护电路板3,触片4,焊片5,凹槽6,内侧面7,底侧面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电池芯1的形状为矩形,分别设置有一个正、负极极耳2。电池芯内部极组是叠片式的,表面采用包装膜包覆。正、负极极耳2分别相对的设置在电池芯内部一个侧面上贯通的矩形凹槽6中相对的两个内侧面7上,引出方向相对。所述的极耳为单个极组引出的极耳,极耳焊接在极组结尾处的极组外侧集流体的表面。
保护电路板3上设置有触片4,该触片在使用时可与电气相接触,保护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二个焊片5,在装配时,通过该焊片使保护电路板与电池芯的正负极极耳焊接在一起。
组装时,将保护电路板固定在电池芯1的矩形凹槽6内,将正、负极极耳分别与保护电路板上的焊片5焊接,保护电路板上的触片面向电池芯的外侧,在使用时可以使电池与电器直接连接。
实施例2
如附图4-5所示,本实施例中,正、负极极耳2分别平行设置在电池芯内部一个侧面上贯通的矩形凹槽6中同一底侧面8上,引出方向平行,并分别与保护电路板上的焊片5焊接。电池极组是卷绕式的,表面采用包装膜包覆。正、负极极耳2分别为由多个极组的极耳叠加后引出的复合极耳,极耳焊接在极组内部起始处集流体的表面。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49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线键合IC芯片封装件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主保险丝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