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面撞击试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4757.8 | 申请日: | 200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85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韩雪山;李克立;张学岩;赵煜;袁文广;倪孟强;李志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457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面 撞击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斜面撞击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检测包装品的抗冲击性,需要对包装品进行斜面冲击试验。即将被测样品放置在小车上,用吊钩拖动小车沿斜面上升至一定高度并将其释放,使小车及其上的被测样品进行斜向自由滑动,并与撞击板进行碰撞,从而检测被测样品是否合格。斜面撞击试验装置是进行斜面冲击试验的专用设备,现有的斜面撞击试验装置在使用中存在以下缺陷:1.根据所测样品不同,需要保证小车与地面夹角为10度或者15度,而现有的斜面撞击试验装置中的小车与地面夹角为固定值(15度),只有通过换算才能得到夹角为10度时的试验结果,不能得到直观准确的测量结果。这样既增加了试验人员的工作量,延长了试验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还会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2.需要试验人员进行人工挂钩和脱钩,比较费时费力;3.试验时是小车与撞击板发生碰撞,而不是被测样品单独与撞击板接触,因此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小车与地面夹角可调,能实现自动挂钩脱钩,保证测试结果精确的斜面撞击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斜面撞击试验装置,由基座、撞击板、斜臂、小车和挂装在小车上的吊钩构成,撞击板和斜臂均安装在基座上,小车安装在斜臂的上端面并沿斜臂导向运动,其特征在于:斜臂靠近撞击板的一端铰装在基座上,其另一端与一液压缸的柱塞杆相固装,该液压缸安装在基座上。
而且,所述的液压缸倾斜安装在基座上,其柱塞杆固装两个链轮,该两个链轮上均安装有链条,链条的一端固装在斜臂上,另一端固装在基座上。
而且,所述的基座上倾斜安装有竖梁,该竖梁内部的上端和中部均通过转轴安装一拨杆,该两个拨杆的摆臂通过一铁丝与一电磁铁连接,该电磁铁安装在竖梁内壁的上部。
而且,所述的挂装在小车上的吊钩为电动脱落吊钩。
而且,所述的撞击板固装在安装架上,该安装架倾斜铰装在基座上,与小车撞击位置相对应的安装架上安装有缓冲垫,缓冲垫背面的安装架上安装有阻尼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斜面撞击试验装置的斜臂靠近撞击板的一端铰装在基座上,其另一端与一液压缸的柱塞杆相固装,该液压缸安装在基座上。随着液压缸柱塞杆的运动,斜臂可以上升或者下降,因此可以调整小车与地面的夹角。本斜面撞击试验装置可以满足10度和15度两种测试要求,因此测量结果准确,省去了原有的换算步骤,减轻了试验人员的工作量,缩短了试验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2.本斜面撞击试验装置采用电动脱落吊钩连接小车,该电动脱落吊钩可以实现自动吸合,不必再通过人工来完成挂钩和脱钩工作,操作简单,省时省事。
3.由于与小车撞击位置相对应的安装架上安装有缓冲垫,缓冲垫背面的安装架上安装有阻尼器。因此进行测验时,小车与缓冲垫进行撞击,小车上的被测样品与撞击板进行撞击,该分开撞击的方式可以将将小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降到最低,由此提高了测验结果的准确性。
4.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事省力,可以调整撞击角度,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斜臂与液压缸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竖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斜面撞击试验装置,由基座4、撞击板2、斜臂7、小车6和吊钩5构成。撞击板和斜臂均安装在基座上。小车安装在斜臂的上端面并沿斜臂的导轨导向运动,吊钩挂装在小车上。斜臂上固装一个驱动电机12,该驱动电机通过皮带11与吊钩相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吊钩为电动脱落吊钩,其靠磁吸作用控制吊钩的开合,可以实现自动脱钩和挂钩,省去了人工操作的麻烦。由于电动脱落吊钩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对其结构不再进行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未经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47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锡片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烧结矿破碎机磨损失效齿盘回收利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