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H”型钢构件翻转吊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4536.0 | 申请日: | 200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37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重钢机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64 | 分类号: | B66C1/64;B66C1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叶 青 |
地址: | 300459***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钢 构件 翻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附在起重机提升、降下或牵引机构上或用于与这些机构连接的载荷吊挂元件,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H型钢的翻转吊具。
背景技术
“H”型钢是一种截面面积分配更加优化、强重比更加合理的经济断面高效型材,因其断面与英文字母“H”相同而得名。“H”型钢具有抗弯能力强、施工简单、节约成本和结构重量轻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在大型H型钢构件制作中,为保证焊接质量,提高焊接效率,尽量避免采取仰焊、立焊的方式进行焊接。因为仰焊和立焊都是在垂直方向上进行焊接的操作方法,由于受重力影响,焊条熔化所形成的熔滴以及熔池中的金属会下淌,造成焊缝成型困难,从而导致H型钢质量受影响。所以在H型钢的制作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将钢构件多次翻转的方式来避免制作过程中仰焊、立焊的焊接操作。
然而现阶段通常采用普通的吊索具,如用卡钩对“H”型钢构件进行翻转。这样操作有两个缺点:其一,翻转困难:只能用普通卡钩卡挂在“H”型钢构件翼缘板的边缘处进行翻转操作,由于卡钩与“H”型钢构件翼缘板的接触是点接触,受力不稳定,当翻转角度达到10°~20°时,就很容易产生脱钩现象。其二,翻转过程十分危险:由于容易产生脱钩,就会使得钢构件脱落,砸伤施工操作人员,严重影响生产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对“H”型钢构件翻转作业的难度及危险性的新型翻转吊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H”型钢构件翻转吊具,由吊具本体构成,所述吊具本体下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吊具本体的上部设置有起吊孔。
所述卡槽为“T”字型槽构成。
所述的卡槽由卡口处向两边设置为向下倾斜的斜面。
所述起吊孔设置为至少两个。
所述起吊孔内设置有锁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加工容易。
(2)适用便捷,有效提高加工过程中对“H”型钢的翻转效率,节省工时。
(3)使用安全,大大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操作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H”型钢构件翻转吊具,由吊具本体1构成,所述吊具本体1下部设置有卡槽2;所述吊具本体1上部的中间与两侧分别设置有起吊孔41、42、43。
所述卡槽2为“T”字型槽。所述“T”字型槽的纵向部分较短,其宽度稍大于“H”型钢构件的腹板7的宽度;所述“T”型槽横向部分的尺寸与“H”型钢构件的翼缘板8尺寸相适配,即大于翼缘板尺寸约3mm~5mm。
所述卡槽2由卡口处向两边设置为向下倾斜的斜面3。所述斜面3的作用在于避免了受力部位直角边楞的存在,从而避免“H”型钢构件在起吊翻转过程中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撕裂。
所述起吊孔4处还可以设置有锁合装置6。所述锁合装置6通常使用U型卡环,与起重机等相连接。这样,更加不易产生脱落现象。
使用时,只需要将与“H”型钢构件相配套的本翻转吊具安装在钢构件的翼缘板上,然后将吊钩固定在相应的起吊孔41、起吊孔42或起吊孔43上,即可实现对“H”型钢构件的翻转。当想要将钢构件顺时针方向翻转时,将吊钩放置在起吊孔42位置上;当想要将钢构件逆时针方向翻转时,将吊钩放置在起吊孔43位置上;在不需要翻转“H”型钢构件时,将吊钩放置在起吊孔41位置上,也可以直接作为H型钢构件的起吊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重钢机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重钢机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45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饮水机
- 下一篇:一种固定式抱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