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丝绳芯胶带用电磁除铁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44373.6 | 申请日: | 200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79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曹中志;李志铁;张仲赢;李海峰;潘立群;刘卫东;柴慈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1/005 | 分类号: | B03C1/005;B03C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舜英 |
地址: | 300301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绳 胶带 用电 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一体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丝绳芯胶带用电磁除铁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磁除铁器适用于捡除弱磁性物料(如铁矿、粉矿、烧结矿等)中的铁件,防止铁件划破皮带或流到下道设备里造成下道设备损坏。基本原理是:当输送带上的铁件通过金属探测器时,探测器立即发出信号给程控系统,经过一定时间铁件随胶带上的物料运行到除铁器下方,程控系统发出指令,接通除铁器励磁电源,从而将胶带上的铁件捡出。
但电磁除铁器对使用了钢丝的皮带不能使用,导致金属探测器不能准确检测皮带上是否有铁件存在,误动作频繁,除铁器无法正常使用。电磁除铁器只能在普通皮带上使用,而不能在钢丝带上使用。皮带是高炉生产的重要设备,如果物料中有较大铁件不能捡出,不但威胁该皮带,还将对主皮带造成威胁。一旦这两条皮带损坏,会给高炉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皮带除铁安全装置是设备安全运行的必要的工序,现行检测除铁器存在重大设备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钢丝绳芯胶带用电磁除铁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检测准确、除铁效果好、适合于钢丝绳芯胶带用的电磁除铁器。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丝绳芯胶带用电磁除铁器,包括铁件检测器,其特点是:电磁除铁器包括磁盘和对射式光栅检测器,对射式光栅检测器有发光器和受光器构成。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钢丝绳芯胶带用电磁除铁器,其特点是:对射式光栅检测器的发光器和受光器位于磁盘两侧。
所述的钢丝绳芯胶带用电磁除铁器,其特点是:磁盘距发光器和受光器水平连线距离为20-35mm。
所述的钢丝绳芯胶带用电磁除铁器,其特点是:磁盘悬挂于行走车上,行走车悬挂于行走导轨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钢丝绳芯胶带用电磁除铁器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全新的技术方案,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检测准确、除铁效果好、适合于钢丝绳芯胶带用等显著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对射式光栅检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行走导轨,2、磁盘,3、受光器,4、发光器,5、皮带,6、卸料斗,7、对射式光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参阅附图1和图2。
实施例
一种钢丝绳芯胶带用电磁除铁器,包括铁件检测器,其电磁除铁器包括磁盘2和对射式光栅检测器,对射式光栅检测器有发光器4和受光器3构成,发光器4和受光器3位于磁盘2两侧。磁盘距发光器和受光器水平连线距离为30mm。磁盘2悬挂于行走车上,行走车悬挂于行走导轨1上。行走导轨1下方设有卸料斗6。检测器通过对射式光栅7检测磁盘2底部是否吸咐了皮带5输送来的铁件。
本实施例是根据现场工况条件的特殊性,采用对射式检测光栅对磁盘底部进行扫描的检测方法来取代原金属探测器,这样就避开了钢丝皮带所造成的缺陷,实现从物料中捡取金属铁件的目的。
功能描述:
矿系统下给料机任意一台启动后,经延时(待料头到达除铁器磁盘时),PLC发出给磁指令,磁盘励磁,其励磁电压的大小以只吸铁件而不吸物料为宜。料尾经过磁盘下部时,对射式光栅对磁盘底部进行扫描检测,若发现有金属铁件被磁盘吸附,光栅控制器发出指令给PLC,接指令后磁盘行走小车便启动,到达卸铁位置时小车停止运行,同时磁盘失磁,将金属铁件放入卸铁斗内,经15秒延时(卸铁完毕)行走小车反向行驶,到达皮带上方(除铁位)小车停止运行,做好下次除铁准备。若经对射式光栅扫描没有发现金属铁件,磁盘立即失磁,做好下次除铁准备。
另外系统设有手动/自动选择开关,以上描述为自动过程,手动方式是为调试而设置。该装置具有准确除铁的良好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43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