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场地桥与集电小车自动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42774.8 | 申请日: | 2008-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76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么学成;杜蕃;阙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28 | 分类号: | B65G69/28;B65G67/6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045***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场地 小车 自动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港口集装箱码头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场地桥与集电小车自动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港口集装箱码头场地桥已经改为电动力,目前场桥与集电小车之间的连接主要是插头插拔的方式。由于场桥需要频繁的转场(平均15次/台·天),如果20台场桥出勤,一天需要转场300次,其弊端有:
1.需要配备相应的地面人员负责转场时插头的插拔工作。插拔工作量很大,相应的人员配备数量增加。
2.需要地面人员上下发动机侧平台发动及熄灭发动机。
3.雨天作业时,插拔插头时有触电隐患。
4.场桥到位后需等待地面人员,其等待时间会增加,结果会耽误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快捷、安全的场地桥与集电小车自动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场地桥与集电小车自动连接装置,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所述场地桥与固定臂固定,第一活动臂连接第一电机,第二活动臂连接第二电机,所述固定臂、第一活动臂、第二活动臂和第三活动臂依次活动连接,第三活动臂尾端连接固定拨叉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连接拨叉,位于第三电机下方的插座固定于固定架;所述集电小车连接插头轴套,所述插头轴套与插头相邻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插头轴套与集电小车采取弹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捷、安全、自动化高的连接方式,使其达到减少地面人员的数量,降低工作时的安全隐患,在雨雪等恶劣天气下能够安全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所述场地桥1与固定臂2固定,第一活动臂3连接第一电机4,第二活动臂5连接第二电机6,所述固定臂1、第一活动臂3、第二活动臂5和第三活动臂7依次活动连接,第三活动臂尾端连接固定拨叉的固定架8,所述固定架固定第三电机9,所述第三电机连接拨叉,位于第三电机下方的插座10固定于固定架;所述集电小车11连接插头轴套12,所述插头轴套与插头13相邻设置。
插头轴套与集电小车连接方式采取弹性连接,轴套应满足三个自由度(Z,Y,Z旋转)。场桥在场地内运行时,插头轴套和插头能可靠带动集电小车运行,插头轴套与集电小车能够缓冲场桥在行走过程中跑偏(允许范围内)以及上下振动时的偏移量。
所述插头轴套与插头相邻设置,但插头与插头轴套之间有一个X方向的自由度,以满足插拔插头的X方向的位移需求。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1.场桥进入场地,准确找到集电小车的位置后停止。
2.司机或地面人员通过控制第一活动臂、第二活动臂和第三活动臂的动作(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控制第一活动臂、第二活动臂)使拨叉能够准确的插到插头上的插槽内,并克服插头轴套与集电小车之间的弹力,使拨叉和插头一起下降到与插座成同一水平位置。
3.第三电机运动,控制拨叉与插头运动,使插头与插座自动连接。
4.插头与插座自动连接后,主电源接通,场桥开始作业。
场桥转场或未作业时,本实用新型能自动断开与集电小车的连接并自动收起。机构收起后能有效避免障碍物的撞击,方便行人和维修车辆通过,便于维修。在机构收起时,能有效防止插头与插座进水。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27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可旋转自助餐操作台
- 下一篇:一种可伸缩的就业咨询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