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表跳时指示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42213.8 | 申请日: | 2008-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99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4B19/28 | 分类号: | G04B19/28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宝兰 |
| 地址: | 30007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表 指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表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手表中的跳时指示机构。
背景技术
普通机械手表的时间显示主要是指针式和字盘式两种。随着消费者对新、奇的追求,现在市场上出现一种用时符位置的变动显示小时的手表,此种显示形式增加了手表盘面的动感,使手表更具有艺术观赏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时符跳动,进而指示时间的手表跳时显示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表跳时指示机构,包括时轮、双历轮、时介轮、跳时轮、时介轮定位杆、时介轮定位杆簧、时定位杆、时定位杆簧、时符、滚珠架、滚珠和盖片;所述时轮与双历轮压合为一体,且同轴转动,所述跳时轮内镶嵌有宝石,所述宝石套装在所述时轮的轴套上,所述宝石的外周适配安装有跳时轮,所述跳时轮与滚珠架压合为一体,且同轴旋转,所述滚珠架上形成有曲线轨道,所述曲线轨道内设置有滚珠,所述时符的下部形成有与滚珠相适配的凹圆,所述时符嵌入盖片内与滚珠接触摩擦,所述双历轮与时介轮啮合,所述时介轮与跳时轮啮合,所述时介轮定位杆、时介轮定位杆簧和时定位杆、时定位杆簧分别固定在底板之上;所述盖片通过螺钉与底板固定。
所述双历轮、时介轮和跳时轮均匀分布有12个全齿。
所述盖片上形成有一长方形孔,所述滚珠在滚珠架的曲线轨道内滚动时,带动所述时符在孔内径向移动。
所述时符和滚珠分别为12个,所述时符均匀设置在表盘的内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时符的跳动显示时间的变换,该指示方式使盘面变得更加直观、生动,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该结构简单,可靠性好,可根据使用者的爱好制造出多种款式的手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时轮与时介轮平面传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跳时机构平面传动示意图;
图3~图5是本实用新型时符变换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向展开示意图。
图中:
1、时轮 2、双历轮 3、时介轮
4、跳时轮 5、时介轮定位杆 6、时介轮定位杆簧
7、时定位杆 8、时定位杆簧 9、时符
10、滚珠架 11、滚珠 12、盖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特殊的手表跳时显示机构包括:时轮1、双历轮2、时介轮3、跳时轮4、时介轮定位杆5、时介轮定位杆簧6、时定位杆7、时定位杆簧8、时符9、滚珠架10、滚珠11、盖片12;所述时轮1与双历轮2压合为一体,且同轴转动,所述时轮1的轴套上套装有宝石,所述宝石的外周适配安装有跳时轮4,所述跳时轮4与滚珠架10压合为一体,且同轴旋转;所述滚珠架10上形成有曲线轨道,曲线轨道内设置有滚珠11,所述时符9的下部形成有与滚珠11相适配的凹圆,所述时符9嵌入盖片12内与滚珠11接触摩擦,所述时符9和滚珠11分别为12个,所述时符9均匀设置在表盘的内周面上;双历轮2与时介轮3啮合,所述时介轮3与跳时轮4啮合,所述双历轮2、时介轮3和跳时轮4均匀分布有12个全齿;所述时介轮3在双历轮2的带动下逆时针间歇转动,时介轮3带动跳时轮4顺时针间歇转动,即带动滚珠架10顺时针间歇转动;所述时介轮定位杆5在时介轮定位杆簧6的作用下对时介轮3进行定位;所述时介轮定位杆5、时介轮定位杆簧6和时定位杆7、时定位杆簧8分别固定在底板之上;所述时定位杆7在时定位杆簧8作用下对跳时轮4进行定位;所述盖片12通过螺钉与底板固定,所述盖片12控制时符9、滚珠架10和滚珠11的轴向间隙,且滚珠11在滚珠架10的曲线轨道内滚动时,同时带动时符9沿着盖片12方孔径向移动。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特殊显示时间的手表结构的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加以说明: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机械手表中的跳时显示机构,通过基础机芯的传动,带动时轮1每12小时转动一周,即双历轮2每12小时转动一周,时介轮3在双历轮2的带动下逆时针间歇转动,时介轮3带动跳时轮4顺时针间歇转动,双历轮2与时介轮3和跳时轮4齿数相同都为12颗齿,即每一小时转过一颗齿。
在图3中,显示的时间是12点,在时轮1顺时针连续转动的带动下双历轮2慢慢拨动时介轮3逆时针旋转,同时时介轮3慢慢抬起时介轮定位杆5,当时介轮3的齿尖过了时介轮定位杆5的工作面尖点时,时介轮3的一颗齿已经靠近跳时轮4的齿,此时时符未发生跳动。在图4中,在时介轮定位杆簧6弹性力的作用下驱动时介轮定位杆5逆时针转动,时介轮定位杆5又进一步作用于时介轮3,使时介轮3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同时时介轮3的齿拨动跳时轮4的齿,使跳时轮4顺时针转过一个角度,跳时轮4又进一步作用于时定位杆7的工作面,使时定位杆7逆时针旋转,直至跳时轮4齿尖过了时定位杆7工作面的尖点,在时定位杆簧8弹性力的作用下,驱动时定位杆7顺时针转动,时定位杆7进一步作用于跳时轮4,使跳时轮4顺时针转动,相应的滚珠架10也顺时针转动,在此过程中,12点的时符向下移动,1点的时符向上移动。在图5中,时介轮定位杆5和时定位杆7分别在时介轮定位杆簧6和时定位杆簧8弹性恢复力矩的作用下转动,分别对时介轮3和跳时轮4进行定位,直至定住相应的时介轮3和跳时轮4的位置,此时时介轮3逆时针转过一个齿距,跳时轮4顺时针转过一个齿距,即顺时针转过30°,相应滚珠架10顺时针转过30°,在滚珠架10的曲线轨道与滚珠11相互配合的作用力,以及盖片12的长方孔对时符9的限位作用下,12点的时符回到初始位置,1点的时符移动到靠上的位置,即由12点变换到1点,一个跳时的过程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22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