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表的时、分飞返指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42210.4 | 申请日: | 200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80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满锐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B19/02 | 分类号: | G04B1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宝兰 |
地址: | 30007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表 分飞 指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表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手表的时、分飞返指示机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普通机械手表的时、分指针通常是360°周转指针。随着钟表技术的发展,为了增加手表表盘的动感,逐渐出现了扇形的时、分飞返指针结构,既指针从起始位置开始旋转一定的角度后瞬间返回到起始位置的结构。与传统的手表相比更具有艺术性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现有的时、分指针的飞返功能,是由游丝结构或凸轮结构来实现。但是采用游丝结构,因为游丝的加工难度较大,会使生产成本大大增加,且在装配过程中也有很大的难度;采用凸轮结构,因为时针和分针都要实现飞返,所以常常需要两个凸轮来分别控制时针和分针,当分针指向60和时针指向12的时候,为保证时针和分针同时瞬间返回到起始位置,这时就需要设计一个保险机构来保证时针和分针能同时返回,增加了设计过程的难度,使结构更加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用一个凸轮即能控制时针和分针,当分针指向60和时针指向12的时候,保证时针和分针能同时瞬间返回到起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表的时、分飞返指示机构,包括:分轮部件、分介轮部件、飞返分凸轮组件、分定位轮、飞返分轮、时介轮部件、12时轮部件、上时轮部件和时定位轮;所述分轮部件由分轮、分轮片和下分轮组成;所述飞返分凸轮组件由飞返分轮片和飞返分凸轮组成,且飞返分轮片和飞返分凸轮通过位钉定位同轴压合为一体,所述飞返分轮片与分介轮部件啮合;所述分定位轮与所述飞返分轮啮合;所述时轮部件由时轮片与时过轮片组成,时轮片与时过轮片同轴压合成一体,所述时轮片与时介轮部件啮合;所述上时轮部件由上时轮与时轮组成,所述时轮与时定位轮啮合;所述上时轮与时过轮片啮合或脱啮。
所述分轮片和下分轮均采用摩擦配合固定在分轮上。
所述分定位轮上部一体形成有凸起,分定位轮与分飞返限位钉压合成一体,所述时定位轮与时飞返限位钉压合成一体。
所述时过轮片的外周面上均匀分布个齿,其中包括个全齿和个缺齿,缺齿不参与传动;所述上时轮为扇形,保证有个完整齿形。
所述分介轮部件、飞返分凸轮组件、时介轮部件和时轮部件分别固定设置在夹板上的宝石轴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一个凸轮同时控制时针和分针的飞返,无需增加保险机构就能保证时针返回的时候分针也能同时返回;另外,分轮和分轮片之间的连接采用摩擦配合,在倒拨针的时候,分针指向0以后分轮片和分轮就会打滑,这样就可以保证齿轮不被损坏。该结构简单,加工难度相对较低,通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时、分飞返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时、分飞返结构的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时、分飞返结构的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分轮部件 1a:分轮 1b:分轮片
1c:下分轮 2:分介轮部件 3:飞返分凸轮组件
3a:飞返分轮片 3b:飞返分凸轮 4:分定位轮
5:飞返分轮 6:时介轮部件 7:12时轮部件
7a:12时过轮片 7b:12时轮片 8:上时轮部件
8a:上时轮 8b:时轮 9:时定位轮
10:分飞返回位簧11:时飞返回位簧 12:分飞返限位钉
13:时飞返限位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22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信息流监控为核心的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内锥套管回路的电阻测试适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