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流管式抽油泵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1811.3 | 申请日: | 2008-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32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光奇;屠勇;陈金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光奇 |
主分类号: | F04B47/00 | 分类号: | F04B47/00;F04B53/10;F04B53/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 红 |
地址: | 300283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管 抽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式抽油泵,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油田出砂油井生产中防止活塞被砂卡在泵筒里的整筒抽油泵的旋流管式抽油泵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石油生产现场中所使用的管式抽油泵存在着以下缺陷:抽油杆在上、下行时不同步,需要配重,耗能大;活塞上阀罩流出的液量是发散的,液流不能对抽油杆扶正,因此不能防止井斜造成的杆管偏磨问题;由于泵底阀和活塞上下阀罩流出的液量是发散的及球离开底座到达上部定点时,液体不能全部冲洗球面和球阀底座,当阀和球上粘有赃物时,必须碰泵才能使阀不漏;同时,由于生产一段时间后,管柱里积存大量的砂子,一旦停电停抽,就会造成砂卡泵和泵漏及砂埋油层而停产;另外当关闭球阀时,球落回座的时间就是液体经底座漏失量的时间,所以阀漏失是不可避免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旋流管式抽油泵,它的旋流携砂能力强,可以扶正抽油杆,防止偏磨;中心旋涡减轻杆的上下行阻力而节能、不用碰泵和避免泵阀漏、依自身往复运动能量,三个旋流连作产生惯性旋流共旋,增加共旋能量而增液。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旋流管式抽油泵,包括依次连接的活塞上接头、活塞杆、活塞及包括阀球和球座的泵底固定阀,其特征是:所述活塞体内腔设有依次连接的上、下游动阀及上、下旋流体,所述上、下游动阀包括阀球和球座,上、下旋流体分别置于游动阀的上方空间,上、下旋流体底部对应阀球空间设有旋流体球座。
所述固定阀上方空间设有可以与活塞体旋流体形成三个旋流连作的泵底阀旋流体,旋流体底部对应阀球空间设有旋流体球座。
所述旋流体圆柱部分设有螺旋流道,其螺旋角大于0°。
所述活塞上接头设有导流切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旋流管式抽油泵的旋流携砂能力强、对杆扶正防偏磨、中心旋涡减轻杆的上下行阻力而节能、不用碰泵和防止泵阀漏、依自身往复运动能量,三个旋流连作产生惯性旋流共旋,增加共旋能量而增液。与电潜泵、螺杆泵的旋流相比,它能靠地层能量适度增加液量,不会像电潜泵和螺杆泵一样对地层造成伤害。流道的空间增大了阀的流通空间,旋流体的螺旋角在0至10度以内可以作为抽稠油泵使用。该结构可以适合稠油泵、防砂卡泵、增液泵、且永远不用碰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活塞上游动阀及上旋流体,2.、活塞下游动阀及下旋流体,3、泵底阀旋流体,4、活塞体,5、固定阀,6、活塞上接头导流切面,7、抽油杆,8、泵筒,9、旋流体球座,10、阀球,11、管柱,12、球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旋流管式抽油泵,包括依次连接的活塞上接头、活塞杆、活塞及包括阀球和球座的泵底固定阀,所述活塞体内腔设有依次连接的上、下游动阀及上、下旋流体,所述上、下游动阀包括阀球和球座,上、下旋流体分别置于游动阀的上方空间,上、下旋流体底部对应阀球空间设有旋流体球座。所述固定阀上方空间设有可以与活塞体旋流体形成三个旋流连作的泵底阀旋流体,旋流体底部对应阀球空间设有旋流体球座。所述旋流体圆柱部分设有螺旋流道,其螺旋角大于0°。所述活塞上接头设有导流切面。
工作原理:当抽油杆7带动活塞4下行时,泵底阀5受液柱压力作用关闭,活塞4的两个游动阀球10受泵筒里的液体上顶力作用离开球座到旋流体球座9上,这时泵里的液体在旋流体1和2的导向作用下,液体旋流上行连作旋流冲洗两个游动阀座12及依虹吸原理带走球座周围的脏物沿旋流体1和2上旋,液体继续上行连作旋流冲洗两个游动阀球10,除旋流体球座9以外的所有球面,使游动阀1-0及2-0的球座12和阀球10保证不留脏物,即不会用碰泵。液体沿旋流体继续上行至活塞上接头导流切面6,将旋流液体导向管柱11内壁,因为杆柱重量压在液柱上经悬流转换的旋力很大,则在管柱11内壁形成了非常大的旋液流动和携砂能力,即可使管柱内不会存有积砂,停电停抽时也不会造成卡泵,并且保持进出口的含砂量一致;也对抽油杆起到扶正作用,减缓了杆管偏磨时间,而避免造成停产。同时,液体经过活塞上接头导流切面6的导流后,旋液流动在管柱的中心形成了液流旋涡,又可以减轻抽油杆上下行的阻力,避免抽油杆上下运动不同步,因此可以不用配重或者少配重而实现节能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光奇,未经赵光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1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潜油电泵气砂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观察的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