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琴码乐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1796.2 | 申请日: | 200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40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许士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士通 |
主分类号: | G10D1/00 | 分类号: | G10D1/00;G10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6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乐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乐器,具体地是一种带有琴码的乐器。
背景技术
在传统琴码乐器中,琴码是固定于琴体上的主要部件。在转调筝中,琴码中置,附着在琴体的面板上。现有的琴码乐器琴板大都为凸弧状,为适应该形状,使琴码能紧密地附着上面,面板上采用了若干个琴码,如传统古筝上琴码就有21~29个。该琴码是一个个独立的实体,上端设有与之一体的架弦头。其存在的不足是:琴码与琴体接触面大,影响了琴的共振和音质音色;另外,上述结构的琴码容易出现倒码、飞码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述之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琴码乐器,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和组装,共振和音质音色效果好,不会出现倒码、飞码现象。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琴体、转调轨、转调器、琴弦、琴码,琴体上固定有转调轨、琴码,转调轨上装有转调器,其特征在于:琴码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为底座,二层为支块,支块放在底座上面,底座为梯形条块,其底部设有横向和纵向的若干半圆孔。琴体上表面为平面。
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琴码由于设计为上下两层,第一层底座为独体、中空、拱桥形。这样,琴码对琴体的附着面减少,琴的共振不受影响,音质音色好;第二层支块为活动的独体码,用于支架琴弦,因其体积小,不易倒码,飞码。另外,琴弦排列在一个水平面上,便于刮奏,手感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琴码的侧视结构简图。
图中标记:1-琴体、2-转调轨、3-转调器、4-琴弦、5-琴码、5a-底座、5b-支块、6-半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琴体1、转调轨2、转调器3、琴弦4、琴码5。琴体1上固定有转调轨2、琴码5,转调轨2上安装有可以左右移动的转调器2。琴弦连接左右侧转调器3,琴弦的中间是琴码5。琴码5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为底座5a,二层为支块5b,支块5b有若干个放在底座5a上面用于支托琴弦4,底座5a为梯形条块,其底部设有横向和纵向的若干半圆孔6。本实用新型的转调轨2、底座5a可采用木质材料,支块5b可采用木质或竹制、骨质等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士通,未经许士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17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