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血清铁蛋白体外检测试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20141792.4 申请日: 2008-08-29
公开(公告)号: CN201348633Y 公开(公告)日: 2009-11-18
发明(设计)人: 李洲;王之婴;杨发青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中新科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68 分类号: G01N33/68;G01N33/558;G01N33/532
代理公司: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关永琴
地址: 300150***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血清 铁蛋白 体外 检测 试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免疫学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以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半定量检测血清铁蛋白浓度的体外检测试剂。

背景技术

铁蛋白(Ferritin),存在于身体内各种细胞中,尤其以肝脏及网状内皮系统细胞浓度最高;其主要功能是将细胞中过多的游离态铁质释放出来,以供身体使用。因此,铁蛋白为身体组织中主要贮存铁质的一种蛋白,是维持铁质平衡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蛋白。正常的情况下,血清中每1ng/ml的铁蛋白,约相当于身体8~10mg之铁蛋白贮存量;所以血清中铁蛋白浓度,可以直接反映出人体铁代谢的健康状况,通过血清铁蛋白浓度测定人体铁元素代谢状况已逐渐普及,并发现其除了作为估计体内的总贮存量外,血清铁蛋白浓度尚可作为辅助指标用于肝病、及某些恶性肿瘤的诊断。

临床应用:

1.血清铁蛋白值直接反映体内铁元素储藏量,作为贫血的诊断指标。

2.作为某些疾病特别是肝病(如肝癌)的辅助指标,提高癌症诊断的准确率。

人血清铁蛋白有参考值为:男性:15~200ng/ml,女性:12~150ng/ml,儿童:7~140ng/ml。由于检测方法的不同和地区差异,参考值略有变化。一般低于30ng/ml则有缺铁性贫血的倾向,需要相应的铁补充。大于300ng/ml应考虑是否存在其它疾病。

免疫层析胶体金技术是新型且较为简单的诊断技术,已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基本原理为:利用胶体金标记一种抗原或抗体,在试剂的NC膜上包被相应的配对抗原或抗体,检测时当样品中含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时,胶体金标记颗粒和样品中配体相结合形成复合物,然后在NC膜上层析,再被包被抗原或抗体捕获,形成肉眼可见的检测(T)线,通过检测线的有无实现对结果的判定。具有操作简便、反应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适合现场检测和经济实用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血清中铁蛋白浓度的半定量快速检测试剂,具有操作简便、设备及环境依赖少、反应快速、半定量准确度高、特异性好、适合现场快速检测和经济实用等优点的人血清铁蛋白体外检测试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血清铁蛋白体外检测试剂,其组件包括上样垫(1)、紧密连接于上样垫一端且含有铁蛋白血清浓度体外检测试剂抗体标记的胶体金垫(2)、与胶体金垫另一端紧密相连的硝酸纤维膜(NC膜)(3)和紧密连接于NC膜另一端的样本吸收垫(吸水纸)(4)。NC膜包被有彼此分离的检测线(T line)(5)和质控线(C line)(6),T线包被有一定量的铁蛋白抗体,C线包被为抗鼠IgG。上样垫、胶体金垫、NC膜和样本吸收垫按照图示顺序(图1)粘贴到PVC基板(7)上形成试纸条,试纸条亦可以装入塑料卡中形成卡式内包装。其特征在于T线为包被在NC膜上的一定量的铁蛋白抗体,胶体金垫含有一定量铁蛋白抗体标记的胶体金颗粒。

所述的人血清铁蛋白体外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样垫为无纺布,样本吸收垫为吸水滤纸。

所述的人血清铁蛋白体外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蛋白抗体包被方法为:以0.003M,pH=7.2磷酸盐缓冲液(PB)将抗体稀释至0.18mg/mL,用喷膜机在NC膜确定位置以0.09ul/mm参数进行T线包被,同时在NC膜上另一确定位置以铁蛋白抗体包被C线,后,将NC膜至于干燥间,其环境为:温度20-25℃,湿度小于30%。干燥8-10小时。

所述的人血清铁蛋白体外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蛋白抗体标记胶体金颗粒的方法为:以氯金酸-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直径为30-50nm的胶体金颗粒溶胶,制备完成后取100ml胶体金液于烧杯内,用0.2M K2CO3调至pH7.5,按100ml胶体金溶液加入0.5mg铁蛋白抗体,室温搅拌2小时,加入1%体积20%(m/V)牛血清白蛋白(BSA),0.5%体积20%(m/V)聚乙二醇(PEG)20000封闭20min,12000rpm离心30分钟,弃上清,用胶体金工作液复溶至76.5ml,按1ml溶液铺22cm2的比例均匀地铺在无纺布上,再置于干燥间,其环境为:温度20-25℃,湿度小于30%。干燥2-4小时,制成胶体金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新科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新科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17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