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探针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41699.3 | 申请日: | 2008-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31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仲;陈馥洁;张云建;商建;马新铃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俊仲 |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17/3211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玉升 |
| 地址: | 300451天津市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探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肛瘘的医用探针。
背景技术
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病之一,肛瘘是由于肛腺感染或肛门周围组织感染后形成的肛门直肠与肛周皮肤之间的异常管道。该管道由外口、瘘管、内口组成,外口开口于肛周皮肤,显然瘘管潜行于肛周软组织及括约肌中,内口开口于肛管或直肠壁,位置隐蔽,发现较困难。在肛瘘的治疗中探明瘘管和内口的位置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尤为重要。目前在临床上主要采用探针准确探明瘘管和内口的位置后,再单独使用手术刀沿着探针的方向将瘘管切开。由于肛周皮肤活动大且非常游离,在手术时手术刀容易偏离已探明的瘘管的位置,从而造成组织损伤过大、括约肌过多受损,这样就导致伤口延期愈合,治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集探查功能与切割功能于一体的医用探针。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针体上设有刀体,所述刀体上设有与针体匹配的套管,套管套装在针体上并通过紧固件与针体紧固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刀体呈月牙形。
所述针体上设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在针体上设有与针体固连的刀体,为了在手术时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将刀体制呈月牙形;在上述的刀体上设有与针体匹配的套管,套管套装在针体上并通过紧固件与针体紧固为一体。这样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随时更换刀体的大小,提高了其使用范围;此外为了更好的观察患者瘘管的深度,在所述针体上设有刻度,因此上述结构既具有探查功能又具有切割功能,同时不受肛周皮肤活动和游离的影响,减少对肛周组织和括约肌的损伤,这样就提高了肛瘘的治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体;1-1、刻度;2、刀体;2-1、套管;2-2、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由于在针体1上设有与针体固连的刀体2,为了在手术时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将刀体制呈月牙形;在上述的刀体2上设有与针体1匹配的套管2-1,套管2-1套装在针体1的大约1/4位置上,并通过紧固件螺钉2-2与针体1紧固为一体。这样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随时更换刀体的大小,提高了其使用范围,此外为了更好的观察患者瘘管的深度,在所述针体上设有刻度1-1。
具体使用过程是:选择消毒后的针体1和刀体2,将刀体2的套管2-1沿探针轴向方向套入,在套入时医护人员可根据针体1上的刻度1-1确定刀体2的具体位置和针体1前端的长度,拧紧套管2-1上的起紧固作用的螺钉2-2,使得刀体2与针体1牢固连接,重新消毒后,将针体由瘘管的外口插入瘘管内,在针体1前端探出内口后,此时对探针施加拉力,这样在拉的过程中刀体2将完成整个手术操作。
因此上述结构既具有探查功能又具有切割功能,同时不受肛周皮肤活动和游离的影响,减少对肛周组织和括约肌的损伤,这样就提高了肛瘘治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使用方便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俊仲,未经张俊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16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弹性蒸汽发电机
- 下一篇:对开门双门联动锁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