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织机构电子代码证读写识别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41377.9 | 申请日: | 2008-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72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吴亚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川达科鸿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 丰 |
| 地址: | 610065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机构 电子 代码证 读写 识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读写识别器,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组织机构电子代码证读写识别器。
背景技术
组织机构代码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根据国家标准编制,并赋予每个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和其它机构的全国范围内唯一的、终身不变的法定身份标识,是连接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桥梁和不可替代的信息传输纽带。目前已在工商、税务、银行、公安、财政、海关等40多个部门广泛应用,已成为单位在进行社会交际、开展商务活动所必需的“身份证明”。
将电子标签(RFID)技术应用于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称之为“组织机构电子代码证”,提高了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的防伪能力,实现了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的电子化、数字化,方便了部门快捷准确的使用和传递信息。
组织机构电子代码证读写识别器,是读写组织机构电子代码证的专业设备。代码证管理部门通过该识别器并借助计算机及相应软件向组织机构电子代码证中定入代码、机构名称、机构类型、地址、有效期、颁发单位、年检记录等信息;使用部门通过该识别器读取组织机构电子代码证中信息,完成机构身体识别和相关业务办理。
现有的组织机构电子代码证读写识别器成本较高,性能差,不便于广泛推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成本低廉,性能好,并能对组织机构代码证进行准确识别的读写识别器,本实用新型专门适用于对组织机构电子代码证进行读写、识别,有效地解决了各部门间组织机构信息的传递共享问题,起到了防伪作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组织机构电子代码证读写识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组织机构电子代码证是否靠近并接收组织机构电子代码证信息数据的射频识别模块,和与所述射频识别模块连接并将所述信息数据进行处理的基本检测电路,所述基本检测电路包括通信发送器和晶体管放大器,通信发送器的11、12脚连接到射频识别模块的2、3脚采集信号,通信发送器的13、14脚连接到RS232接口的2、3脚将信号发送到计算机,由计算机读写所述射频识别模块所采集到的信息,其间从通信发送器的12脚采样经晶体管放大器放大由发光二极管作光信号提示。
所述通信发送器是型号为LMS202E的芯片。
读写识别器经所述RS232接口连接外部电脑获得电源并为组织机构电子代码证提供感应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射频识别模块和基本检测电路组成组织机构电子代码证读写识别器,这样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但能对组织机构电子代码证内的信息进行准确无误的识别,且识别效率高,识别效果好,价格低廉,能更加适于广泛应用和推广。
2、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组织机构代码证的电子化、数字化和防伪性。方便组织机构代码证电子信息在其它管理部门的数据传递,实现信息共享,并有效杜绝虚假组织机构代码证的流通使用。
3、通过本实用新型加强了对组织机构的监管。除了识读组织机构的基本信息外,还可以把年检信息、变更信息、信用违法信息等写入组织机构电子代码证中,实现了对组织机构的动态监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图
图3为通信发送器的具体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川达科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川达科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13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特征身份证及读卡器
- 下一篇:用于内存模块的热传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