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丝盘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0984.3 | 申请日: | 2008-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72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杰 |
主分类号: | B23K9/133 | 分类号: | B23K9/133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彦峰;徐 宏 |
地址: | 610000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用于装盛和安装自动埋弧焊焊丝的焊丝盘。
背景技术
自动埋弧焊是一种高效的焊接方式,由于焊接过程没有弧光、没有飞溅、噪音小等诸多优点,这种焊接方式已被机械,建筑、压力容器、船舶、电力、交通、石油等行业和领域广泛的应用,并呈急聚上升趋势。这种焊接方式需要大量的焊丝作为填充材料,因此焊丝的装夹、安装是否方便快捷和传送平稳可靠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这种焊接方式的扩展,焊丝的生产、包装也向着标准化方向发展。
目前,埋弧焊焊丝的装夹、安装所使用的焊丝盘大体可分为二大类;一类是采用内出丝形式的闭式焊丝盘;另一类侧是采用外出丝形式的开式焊丝盘。
闭式焊丝盘是将焊丝放置在封闭式的焊丝盘内,首先使用焊丝内圈的丝头,目前标准化生产包装的焊丝闭式焊丝盘是无法装盛进去的。焊丝的装夹、安装通常是将成卷的焊丝通过盘丝机或人工方式将焊丝倒入到丝盘中,盘丝机倒入的焊丝因经过盘丝机的压轮焊丝容易损伤,会影响焊接质量,而人工倒入的焊丝往往较松散且不规则,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目前由于焊丝包装的标准化发展很快,加上闭式丝盘自身装夹焊丝的缺点,这种方式已开始趋于下滑。
开式焊丝盘是将标准化包装的焊丝的内圈装入到开式焊丝盘一侧的支架上,焊丝盘另一侧将焊丝压住,然后用螺母或其它方式将该侧的焊丝盘锁紧,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420114804中所描述。其结构较复杂,使用不太方便,或是强度不够。目前所使用的开式焊丝盘最主要的缺点就是焊丝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丝(因焊丝的弹性变形,即回弹),造成焊丝松散影响焊接及焊接质量。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中心轴安装阻尼机构,在焊丝盘外圆处安装档丝板等,但都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克服了现行使用的开式焊丝盘和闭式焊丝盘的缺点的全新形式的焊丝盘,该焊丝盘安装更为方便、快捷和高效,传送焊丝更加平稳可靠,更有利于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焊丝盘,包括容纳焊丝的丝盘体,在丝盘体中央设有安装孔,其特征在于,丝盘盖可拆卸的安装在丝盘体上,在丝盘盖中部有一焊丝导出孔。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的焊丝盘,在丝盘体的开口外缘上均布有凸台,在丝盘盖上与丝盘体上凸台对应位置设有凹槽,凹槽的开口位于丝盘盖的边缘。
上述的焊丝盘,在丝盘体的开口外缘上均布有凹槽,凹槽的开口位于丝盘盖的边缘,在丝盘盖与丝盘体上凹槽对应位置设有凸台。
上述的焊丝盘,凸台和凹槽数量为8个。
上述的焊丝盘,凹槽与丝盘盖边缘之间具有一个小于等于15°的楔角。
上述的焊丝盘,所述的凹槽和凸台是螺纹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标准包装焊丝的快速装夹和安装。该焊丝盘将焊丝放入后仅需将丝盘盖盖合后旋转一定角度即可完成焊丝盘的安装,极大地方便了焊丝的装夹和安装,克服了传统闭式焊丝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焊丝易受损伤和不能安装标准化包装的焊丝的缺点;同时还彻底解决了开式丝盘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焊丝发丝、松散的问题,并丢掉了中心轴需安装阻尼机构,从而降低了成本减小了送丝电机的工作负荷,使送丝更加轻松、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焊丝盘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焊丝盘A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是图2所示凸台部分的俯视图。
图4是凹槽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4所示凹槽部分的俯视图。
图6、图7、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焊丝盘安装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为焊丝,2为焊丝导出孔,3为丝盘盖,4为安装孔,5为丝盘体,6为凸台,7为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焊丝盘,包括容纳焊丝的丝盘体5,丝盘盖3可拆卸的安装在丝盘体5上。其中各部件的详细说明如下:
丝盘体5是用来装盛焊丝1之用,其外圆端面有8个(或根据需要调整)用来与丝盘盖3连接和固定的凸台6,如图2和图3所示。丝盘体5中心有安装孔4可套入到安装在焊接设备上的焊丝轴上,实现旋转送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杰,未经李文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09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镗床铣床无级变速进给箱
- 下一篇:基于DSP芯片的弧焊逆变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