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地质锤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0983.9 | 申请日: | 2008-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79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嘉 |
主分类号: | B25D1/00 | 分类号: | B25D1/00;B25G1/08;B25G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9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地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多种工具的功能为一体的地质锤。
背景技术
地质锤最为地质工作者的“三件宝”之一,在地质工作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目前,地质工作者所用的地质锤多为传统的地质锤,往往存在着设计简单、功能单一等特点,同时也存在着携带使用都很不方便的缺点。
另外,地质工作者工作环境往往比较恶劣,出行时要带地质锤、指南针、放大镜、盐酸瓶等工作必需物品将是很不方便的。而地质工作环境往往要求工作者尽可能携带多的工具,同时不能给地质工作者带来更多的负担。
为此,本申请人就针对现有地质锤功能单一、结构简单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对其改进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新型的地质锤,该地质锤一体成型设计、锤柄防滑、功能齐全、设计合理、美观大方、结实耐用、操作快捷简便等优点,集地质锤、测量尺、放大镜、小刀、指南针、盐酸瓶等多种功能为一体,能克服目前地质工作时携带装备多、携带不方便、体积大、功能单一等缺点,适用于学生实习以及地质爱好者使用,尤其适合于专业地质工作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构造一种多功能地质锤,包括锤头、锤柄和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头的一端设置有呈平面状结构的平锤头,另一个端设置有尖锤头;所述锤头的中部设置有一与锤头连为一体的锤柄连接筒;锤柄连接筒与锤柄相接的一端为中空结构,锤柄连接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锤柄由依次连接为一体的圆柱形旋接段、圆锥台段和方锥台段组成;所述圆柱形旋接段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与锤柄连接筒旋接的外螺纹;所述方锥台段内部设置有用于存放小刀的放刀腔、用于存放放大镜的放镜腔和用于存放稀盐酸瓶的放瓶腔;所述方锥台段的敞口端设置有用于与后盖连接的外螺纹;
所述后盖与锤柄相连接的一端的盖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另一端的中部设置有指南针的指针和用于保护指针的指南针透视镜。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地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刀腔内设置有用于将小刀压紧的弹性支撑件。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地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放镜腔内设置有用于将放大镜压紧的弹性支撑件。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地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瓶腔内设置有用于将稀盐酸瓶压紧的弹性支撑件。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地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锤柄采用碳纤维材料制作。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地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锤柄的方锥台段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防止使用时地质锤滑脱的防滑压花。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地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锤柄的方锥台段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测量长度的刻度尺。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地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头采用钢质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地质锤的有益效果是:该地质锤可克服地质工作中时携带装备多、携带不方便、体积大等缺点,还具有一体成型设计、锤柄防滑、功能齐全、设计合理、美观大方、结实耐用、操作快捷简便等优点,集地质锤、测量尺、放大镜、小刀、指南针、盐酸瓶等多种功能为一体,适用于专业地质人员、学生实习以及地质爱好者使用。该地质锤的锤头采用钢质材料制作,更适合于敲击坚硬岩体,是地质工作者的理想工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地质锤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地质锤锤柄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锤柄剖试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置有刻度尺的多功能地质锤锤柄的结构图。
其中:1、锤头,101、平锤头;102、尖锤头;103、锤柄连接筒;2、锤柄,201、圆锥台段;202、方锥台段;203、圆柱形旋接段;204、外螺纹;205、放刀腔;206、放瓶腔;207、放镜腔;3、后盖;301、盖壁;302、指南针透视镜;303、指针;304、内螺纹;4、刻度尺;5、防滑压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嘉,未经李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09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