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稻麦脱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0640.2 | 申请日: | 200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26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曹蜀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蜀立 |
主分类号: | A01F7/02 | 分类号: | A01F7/02;A01F1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3000四川省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特别是涉及农用稻麦脱粒机,稻麦联合收割机上的脱粒装置。
技术背境
现有技术的各种稻麦脱粒机和稻麦联合收割机中的稻麦脱粒装置,经常发生缠草、堵塞、凹板筛网被作物涨破等故障或事故。其原因之一是脱粒装置中的脱粒滚筒上的脱粒齿相互间存在较大间隙,当被脱作物的茎杆挤压在这些齿隙中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缠绕在脱粒滚筒上无法抛掉,造成缠草,堵塞故障,并使脱出物含杂率高,脱粒功耗损失很大,甚至会因堵塞严重而涨破筛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号为89105416.2,公开了一种发明专利,专利名称:带孔叶片螺旋,引射清选脱流脱粒机。它的目的是解决现有脱粒机脱出物含杂率高,作物含水量大时产生的缠草或堵塞故障,脱粒功耗大等三大问题,其构成特点是在脱粒装置中的脱粒滚筒的园周上配有带孔叶片的螺旋,利用其对作物的冲击强度较弱,脱粒时间较长的特性来减少对谷物的破碎率,缠草、堵塞和脱粒功耗损失等毛病。其缺点是脱粒效果并无较大提高,可靠性差,而且脱粒构件结构复杂,工艺成本高。
日本株社会久保田公司公开了一种发明专利:中国专利申请号:98117878.2,申请人,日本株式社会久保田。专利名称:联合收割机械中的脱粒机,它的目的是降低滚筒的脱粒负荷,在雨水或雾气打湿作物,使作物含水量较高时也不产生作物堵塞,并提高凹板筛网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其结构特点是将凹板上的钢丝编织网或合成树脂网改成用钢板制造的栅格式凹板。其缺点是并未能明显改善脱粒堵草情况的发生,且制造成本较高。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03250627.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名称为收割机组合脱粒滚筒的专利,其结构特点是在两根纹杆座之间安装带有杆齿的齿板,解决难脱麦粒品种的脱不干净问题和提高抓取力。其不足之处是脱粒滚筒上使用的纹杆具有的齿顶面宽度大于纹杆高度的特点而使其搓擦能力较强,但宽齿面易造成作物堵塞,特别是将它与杆齿组合在一起时,虽然提高了抓取能力,但受到杆齿易缠草的影响。在脱粒过程中经常因发生作物堵塞故障而被迫停机清除堵塞禾杆,费工、费时、影响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稻麦脱粒装置,可预防缠草、堵塞、含杂率高和脱粒功耗损失大等问题的发生,且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可广泛应用在稻麦脱粒机和稻麦联合收割机的脱粒装置中。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在于一种稻麦脱粒装置包括:壳体、机架、凹板、切流式脱粒机滚筒,其中,壳体罩在机架外部,凹板固定在机架上,切流式脱粒滚筒位于凹板的一侧并安装在机架上,该切流式脱粒滚的轴向圆周面上固定连接有纹杆,其特征是在纹杆相互间的空间位置中还有至少一根防缠脱粒齿,该防缠脱粒齿是与纹杆分开的,并独立的沿轴向长度直接固定连接在纹杆相互之间的空间位置中的切流式脱粒滚筒的圆周面上。
上述的稻麦脱粒装置中,所述切流式脱粒滚筒的轴向圆周面上可以是连接有用脱粒齿沿轴向长度排列成的齿排,其特征是在齿排相互间的空间位置中还至少有一根防缠脱粒齿,该防缠脱粒齿是与齿排分开的,并独立的沿轴向长度直接固定连接在齿排相互之间的空间位置中的切流式脱粒滚筒的圆周面上。
上述的的稻麦脱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切流式脱粒滚筒轴向圆周面上固定连接的脱粒齿还可以全部是防缠脱粒齿。
上述的稻麦脱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防缠齿是平直的或带有折弯、曲线状的长条形齿,该长条形齿的一条长边上的面是齿顶面,该齿顶面的宽度小于其高度面,齿顶面的形状为条形面或齿条形的面、或起伏不平的类似齿条形的面,与该齿顶面对称的另一条长边上的面为齿根面,该齿根面与切流式脱粒滚筒上的圆周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蜀立,未经曹蜀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06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花生自动摘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以摩托车发动机为动力的微型犁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