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耳环组装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40261.3 | 申请日: | 2008-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39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 发明(设计)人: | 金载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载康 | 
| 主分类号: | A44C7/00 | 分类号: | A44C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龚燮英 | 
| 地址: | 266109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耳环 组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饰品,尤其是一种新型耳环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利用金属、宝石或类似材料提供光反射和折射效果的耳环,通常是由可以佩戴在耳朵上的带有佩戴装置的耳环本体、与可以进行光反射和折射效果的反射材料构成的。
目前,现有耳环的第一体与第二体之间在进行支点回转时,为了给耳环第一体提供一个较好的弹性力,因此需要在耳环第二体的内部还需要安装弹性片,为使其不易被肉眼所见,便要将耳环第一体、第二体、弹性片等部件的厚度与大小尽量缩小,也因此出现取放与组装上的困难。由于现在的弹性片具有薄且短的特征,所以在耳环第二体的内部需要装有用于固定弹性片的固定片。该固定片为了固定弹性片,也需要将其进行折弯,完成后因此需要用视觉去确定固定片的弯曲状态,因此降低了耳环本体的品质。另外,由于增加对固定片的弯曲工序,也因此增加了耳环整体的加工步骤,还会提高了不合格产品的发生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工序简单,不但可以将弹性片隐藏于耳环的第二体内部,并且还可以增加耳环的第一体与第二体之间弹性支点回转性能,提高耳环整体美观性的一种新型耳环组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耳环组装结构,包括耳环本体1、弹性片12与插入针3,所述耳环本体由第一体2与第二体8构成,所述第一体2与所述第二体8的下端通过连接部件相连接,所述第二体8的两侧表面设有固定槽11,内部还设有内部槽9,所述弹性片设置于所述内部槽9的内部。
所述弹性片12的上端设有停止面15,下端边缘为作用片14,两侧边缘还分别设有固定突起13。
所述固定突起13设置于所述固定槽11的内部。
所述第一体2的上端与插入针3的一端连接,下端表面还设有针孔5。
所述第一体2的下侧边缘还设有用于悬挂装饰物的挂钩16。
所述第二体8的下端表面还设有针孔10。
所述连接部件由连接片4与连接针7构成。
所述连接片4的外侧边缘还设有能够产生弹性作用的作用突起6与接触片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耳环组装结构,其中,将耳环第一体与第二体的下端通过连接部件相连接,在耳环第二体的两侧表面设有固定槽,内部设有内部槽,弹性片设置于内部槽的内部。该弹性片的上端设有停止面,下端边缘为作用片,两侧边缘还分别设有固定突起。固定突起设置于固定槽的内部。耳环第一体的上端与插入针的一端连接,下端表面与下侧边缘还分别设有针孔与用于悬挂装饰物的挂钩。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新颖,不但可以将弹性片隐藏于耳环的第二体内部,并且还可以增加耳环的第一体与第二体之间弹性支点回转性能,从而提高耳环整体美观性,使耳环的品质更加的高档。另外,由于加工工序简单,不但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还降低了不合格产品的发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造工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耳环第二体与弹性片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动作状态图;
图5为图4中的局部放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耳环本体 2第一体 3插入针
4连接片 5针孔 6作用突起
7连接针 8第二体 9内部槽
10针孔 11固定槽 12弹性片
13固定突起 14作用片 15停止面
16挂钩 17接触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耳环组装结构,包括耳环本体1、弹性片12与插入针3,耳环本体由第一体2与第二体8构成,第一体2与第二体8的下端通过连接部件相连接,第二体8的两侧表面设有固定槽11,内部还设有内部槽9,弹性片设置于内部槽9的内部。
弹性片12的上端设有停止面15,下端边缘为作用片14,两侧边缘还分别设有固定突起13。固定突起13设置于固定槽11的内部。
第一体2的上端与插入针3的一端连接,下端表面还设有针孔5。第一体2的下侧边缘还设有用于悬挂装饰物的挂钩16。
连接部件由连接片4与连接针7构成。连接片4的外侧边缘还设有能够产生弹性作用的作用突起6与接触片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载康,未经金载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02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