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花生自动摘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0055.2 | 申请日: | 2008-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26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付景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景航 |
主分类号: | A01F11/00 | 分类号: | A01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4400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生 自动 摘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生自动摘除装置。
背景技术
花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种植。对于收割花生时花生果实(即花生)的摘除,目前主要有已下几种方法:
1.手动摘除法
花生株(花生秧)主要包括三部分:上部的花生叶部分,中间的花生茎,以及下部的多个花生(如几十个)。多个花生通过须根生长花生茎的下部。
传统的手动摘除法又主要包括两种方法,一、摘除者握住花生株,用手指一次一个或一次几个地手工从须根上摘除(拉拽下)花生;二、摘除者握住花生株的花生叶部分或者花生茎部分,将花生摔打在一平台上以摔落花生。这两种方法的缺点是,效率低、工作条件差,而在第二种方法中,花生及花生须根上的尘土飞扬很严重,对操作者的呼吸系统尤为不利。
2.机械摘除法
申请号为200520097057.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联合收拔花生机,其能够自动将花生拔扯下来,通过脱粒滚桶将花生剥离,除去泥土,装入箩筐内,机械化程度较高,但该联合收拔花生机的装置复杂,价格高,不适于个体农户购买使用。
另外,申请号为200620099521.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摘花生机,其在机架上部安装有转轴,转轴表面设有梳齿,通过电动机带动转轴转动,手拿花生禾将花生置于工作面和转轴之间的缝隙,转轴上的梳齿即能将花生摘落下来。该电动摘花生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可以满足个体农户的需要,但是,该装置的一个缺点是,转轴上的梳齿直立在转轴的周面上,当转轴带动花生而使人手接近转轴时,转轴上的直立的梳齿极可能伤到人手,操作者需要特别的注意,即该装置在安全性上仍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且效率较高的花生自动摘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效率较高,并且安全性较高的花生自动摘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花生摘除装置,其包括:支撑部、转动传动部和转动部;所述支撑部支撑所述转动传动部;所述转动传动部将转动传递到安装其上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为中空部件,并且在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与转动平面平行的肋部。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花生摘除装置还包括驱动部,该驱动部驱动所述转动传动部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花生摘除装置可以还包括保护部,该保护部与所述转动部实质上平行地设置在所述转动部的上方,并同该保护部保持为静止,所述保护部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开向转动平面的远离所述转动传动部的槽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部可以为圆盘状,沿所述转动部的径向设置有多个肋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传动部可以为沿实质上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实质上垂直地穿过所述转动部的中心,以带动所述转动部在实质上水平的平面上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部可以为圆盘状,固定地支撑于所述支撑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可以实质上垂直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支撑部,并且所述转轴延伸通过所述转动部的一端还可转动地固定于一辅助固定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可以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辅助固定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的转速为每分钟400至500转。
本实用新型的花生自动摘除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效率较高,并且安全性较高,尤其适于个体农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花生自动摘除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花生自动摘除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花生自动摘除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从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花生自动摘除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景航,未经付景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00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真植物装饰悬挂结构
- 下一篇:稻麦脱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