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型钢边的钢纤维砼井盖井圈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9918.4 | 申请日: | 2008-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16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伟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地址: | 072550河北省保定市徐水***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钢 纤维 井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砼井盖井圈,具体的说是一种“L”型钢边的钢纤维砼井盖井圈。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井圈和井盖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图2所示的普通钢纤维砼井圈和井盖,普通钢纤维砼井圈和井盖在车辆行驶过来时,车辆的惯性会对混凝土井圈造成很大冲击,极易造成井圈边缘损坏;再有当车轮对井盖造成冲击时,因井盖和井圈之间有一定的间隙,所以井盖在冲击之下会撞击井圈的边缘,也会对井盖井圈造成损伤。
图3所示的平钢型钢边井圈和井盖,平钢型钢边井圈和井盖使用时,由于平钢边和下面钢筋接触点少,所以车辆冲击时,钢边容易翘曲;再加上车辆的震动,很容易把钢边和混凝土的结合层震松,进而造成对井圈的损坏。
图4所示的“H”型钢边井圈和井盖。“H”型钢边虽然把井圈的冲击面保护起来了,但由于“H”型两个钢边中间的混凝土配筋少,焊接点少,且混凝土和钢材的收缩不一致,再加上两个立面钢边的混凝土量太少,车辆经过时产生的震动很容易造成两个钢边之间的混凝土脱落,进而形成两个立钢边之间的空洞,车辆冲击时就会把钢边压扁,影响井圈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型钢边的钢纤维砼井盖井圈,结构简单合理,抗汽车冲击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解决了钢边翘曲、钢边与混凝土脱落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L”型钢边的钢纤维砼井盖井圈,所说的井圈包括内部设有钢筋骨架的井圈主体1,所说的井盖包括内部设有钢筋骨架的井盖主体2,其特征在于:井圈主体1的上端面和外侧面的上部设有钢边3,井盖主体2的外侧面和上端面的外圈设有钢边3,钢边3和钢筋骨架焊接为一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设置在井圈主体1的上端面和外侧面的上部的钢边3呈L型,由焊接在一起的立钢边和平钢边组成,设置在井盖主体2的外侧面和上端面的外圈的钢边3呈L型,由焊接在一起的立钢边和平钢边组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钢边3的材质是扁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型钢边的钢纤维砼井盖井圈,结构简单合理,抗汽车冲击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解决了钢边翘曲、钢边与混凝土脱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L”型钢边的钢纤维砼井盖井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普通钢纤维砼井圈和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平钢型钢边井圈和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H”型钢边井圈和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为井圈主体,2为井盖主体,3为钢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型钢边的钢纤维砼井盖井圈的结构示意图,所说的井圈包括内部设有钢筋骨架的井圈主体1,所说的井盖包括内部设有钢筋骨架的井盖主体2,井圈主体1的上端面和外侧面的上部设有钢边3,井盖主体2的外侧面和上端面的外圈设有钢边3,钢边3和钢筋骨架焊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钢边3设置在井圈和井盖与车轮冲击最大的部位,有效的增加了井盖井圈的抗汽车冲击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设置在井圈主体1的上端面和外侧面的上部的钢边3呈L型,由焊接在一起的立钢边和平钢边组成,设置在井盖主体2的外侧面和上端面的外圈的钢边3呈L型,由焊接在一起的立钢边和平钢边组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钢边3的材质是扁钢。扁钢经冷轧成两个边,即立钢边和平钢边,然后再把立钢边和平钢边焊接起来制成钢边3,最后再把钢边3跟井圈或井盖内部的钢筋骨架焊接在一起,以达到保护井圈、井盖及增加其抗冲击力的目的。L型钢边的成本相对于U型钢边的更低,而且不影响井盖井圈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伟,未经郑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99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钻头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钻外圆孔用夹具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