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动力工具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39434.X | 申请日: | 2008-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69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 发明(设计)人: | 林鹤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斌气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F5/00 | 分类号: | B25F5/00;B25B23/14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胡畹华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动力 工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较佳轴承组以减震防磨、提高稳定度、增加使用寿命的旋转式动力工具结构。
背景技术
旋转式动力工具,不论是气动式或电动式等,皆可将其能量转换为旋转动能,而令该动力工具的驱动轴杆旋转,据以驱动螺固件,或进行钻凿等作业,以大幅提高操作人员的作业效率,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号093202770号,『电动工具的电钻文件输出扭力锁定装置』专利案所示,上述前案其主要是于驱动轴杆上通过一径向轴承,并借由该轴承提供驱动轴杆与外壳套之间径向的连接,令该驱动轴杆在旋转时该外壳套可不受连动,该外壳套可供使用者握持,并稳定该驱动轴杆以进行锁设或钻凿等作业;
上述前案,其驱动轴杆主要仅借由与该外壳套之间的轴承而提供定位稳固效果,但在实际使用时,该驱动轴杆是整个动力工具输出作功之处,亦即操作人员在作业时,动力工具所受到的反作用力皆是通过该驱动轴杆而来,因此,该驱动轴杆必须承受作业处抵抗驱动轴杆旋转的反作用力,以及操作人员施于该作业处的正向力的反作用力,该正向力主要为稳固驱动轴杆与作业处保持接触,因此需视作业处的锁设或钻凿的规模,而增加该正向力的强度,再者,由于驱动轴杆是相对于作业处不断旋转之故,该正向力的反作用力亦多呈忽大忽小不稳定的震动状态;
然而,上述驱动轴杆仅在与外壳套之间设有径向轴承,该轴承仅能对应承受轴杆旋转的径向反作用力,对于操作人员所施正向力的反作用力,以及其所造成的震动效果,因其属轴向的反作用力故无法有效对应,而在动力工具使用时,势必遭受到该正向力反作用力的震动,若无一有效的排解方法,则随之而来的不仅是磨损与稳定度下降之弊,长期使用更会造成故障而影响使用寿命;
再者,一般现有的动力工具在调整扭力时,皆需另外借助手工具来辅助,如此的设计原因主要是为了避免使用者不慎改变扭力值设定而造成工程上的错误或意外,然而,此种设计方式对使用者而言,调整扭力值甚为不便,必需一手握持具有一定重量的动力工具,另一手再操作手工具,由此可知现有轴承的设计方式明显有未臻理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旋转式动力工具结构,其旋转式动力工具不易磨耗、稳定性佳,使用寿命长且扭力值调整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转式动力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本体端、一轴承组以及一外壳套;该本体端延伸出有一旋转动作用的驱动轴杆,该驱动轴杆穿入该外壳套并连动一驱动头,该轴承组设置于该驱动轴杆与外壳套之间,该轴承组包括一径向轴承以及一轴向轴承,以帮助驱动轴杆承受径向以及旋向的反作用力。
前述的旋转式动力工具结构,其中还包括一防拨套,该防拨套包括一组设部以及一外覆部,该组设部是与外壳套呈可拆解的组装态样,而该外覆部则包覆该扭力调整部,且该外覆部上设有一透视窗口。
前述的旋转式动力工具结构,其中外壳套是设有一扭力调整部。
前述的旋转式动力工具结构,其中轴向轴承为一滚柱轴承。
前述的旋转式动力工具结构,其中扭力调整部进一步包括有可相配合而设置于外壳套与驱动头之间的调整座、调整块以及弹性件,该调整座是供扭力调整部螺设,并可调整扭力调整部的位置而通过调整块压迫弹性件,以达到调整扭力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利用设置于驱动轴杆与外壳套之间的轴承组,该轴承组的径向轴承可帮助驱动轴杆承受径向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是由作业处抵抗驱动轴杆旋转的力量而来,并帮助驱动轴杆可较稳定的转动;而该轴向轴承则可帮助驱动轴杆承受轴向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是由作业处抵抗操作人员所施加的正向力而来,并帮助驱动轴杆抗震动与减少摩擦;该径向轴承、轴向轴承以及外壳套之间并辅以垫片帮助吸收应力,故可借由该轴承组在提高稳定度的同时,增加产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轴承组与防拨套部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a是本实用新型调整块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调整扭力上限值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拨套设置后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本体端10 驱动轴杆11 开关12
轴承组20 径向轴承21 轴向轴承22
垫片231 垫片232 垫片233
外壳套30 螺纹段301 驱动头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斌气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斌气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94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打磨机的分气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端面磨石机试件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