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铰链的构造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39350.6 | 申请日: | 2008-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80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正义 |
| 主分类号: | E05D3/02 | 分类号: | E05D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乐慧;张 瑾 |
| 地址: | 台湾省高雄***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铰链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链的构造,特别是指一种应用在枢接门的板体与框体的铰链的改良构造,令使用者在操作关闭门时能够更为省力顺利。
背景技术
目前,铰链是一种广泛应用在将门板与门框进行枢设固定的装置,借由铰链的设置,以提供门板进行旋动式开合关闭的功能。
请参阅图1所示,一般铰链3大致具有枢轴30以及上、下板片31、32,该上、下板片31、32叠置枢设于枢轴30,从而形成铰链3的结构,其中,上板片31与下板片32各设置有单一固定厚度的板体,也即,板体两侧的板面为平行相背,同时,上板片31与下板片32的厚度设置为相等。
续请参阅图2所示,一般铰链3装设于门4的门板40与门框41之间的预留空间而据以实施时,由于该上板片31与下板片32的两侧的板面平行,且板体厚度相等,因此当在操作门4关闭时,上板片31相对于固设门板40的一侧板面31A,会触及门框41内侧而产生反弹应力,同时,下板片32相对于固设门框41的一侧板面32A,也会对门板40的侧边产生弹开作用力,从而将门板40弹开,导致门板40无法顺畅地直接移入门框41内闭合,使用者需要再行施以力量将门板40推入定位,方能闭合,因此公知的铰链结构有其不便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门铰链的构造,能令使用者在操作关闭门时更为顺畅、省力且确实。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门铰链的构造,其主要包含有枢接轴及两个固定片,所述两个固定片叠置枢设于枢接轴,所述固定片具有锁固部,所述锁固部的板面设置形成为倾斜面,使固定片的断面形成渐缩的锥拔态样。
前述锁固部可在单一侧的板面形成倾斜状,也可视装设实施需求,而在锁固部两侧的板面都设置形成为倾斜状,使锁固部两侧的板面都可通用锁设于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获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门铰链枢设在门的板体与框体之间,由于锁固部的板面设置为倾斜面,当门操作关闭时,使得锁固部的板面不会因触及门的板体与框体而产生弹开的现象,令使用者在操作关闭门时,能够更为顺畅、省力且确实。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门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公知门铰链装设在门上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门铰链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门铰链的立体示意图;
图5A为图4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一);
图5B为图4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二);
图5C为图4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门铰链装设在门上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门铰链装设在门上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3 铰链 30 枢轴
31 上板片 31A 板面
32 下板片 32A 板面
4 门 40 门板
41 门框 1 门铰链
10 枢接轴 11 第一固定片
110 锁固部 111 固接孔
112 轴接部 113 塞盖
12 第二固定片 120 锁固部
121 固接孔 122 轴接部
123 塞盖 1A 第一端边
1B 第二端边 1C 板面
2 门 20 板体
200 挡体 21 框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请搭配参阅图3与图4,其中,图3为本实用新型门铰链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门铰链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正义,未经刘正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93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爆表箱用合页
- 下一篇:一种压铸件外形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