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弦乐器式扬声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9138.X | 申请日: | 200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28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邹士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士磊 |
主分类号: | H04R1/20 | 分类号: | H04R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弦乐器 扬声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扬声器系统,具体说是一种应用弯曲波谐振式扬声器的扬声器系统。
背景技术
扬声器按其振动方式可以分为“活塞式扬声器”(如传统锥形扬声器)与“弯曲波谐振式扬声器”(如NXT公司的DML)。
音箱正是为了解决活塞式扬声器前后声波相位相反导致的“声短路”问题而产生的。一般音箱的主要作用并不是共鸣,而最常见的密闭式音箱会尽力避免之,如采用吸声材料将音箱内部的声波消除掉,以防止其对扬声器振动的不良影响。倒相式/空纸盆式/A.S.W 式/QWL加载式等音箱虽然也运用了共振原理,但其主要目的是倒相/滤波,只适用于活塞式扬声器低频系统,与弦乐器在振动发声方式/共鸣效果上有很大区别——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名称未采用“音箱”,而是“扬声器系统”。
弯曲波谐振式扬声器前后声波相位相同,无需箱体,故一般不采用音箱结构——以突出其“超薄/平板”的外观。DML(分布模式扬声器)的后壳(Rear Box)并不是音箱,只是扬声器的一部分,起着固定振板/驱动器的作用,如同传统锥形扬声器的“框架”(Frame)/“盖罩”(Cap)等构件——并无共鸣作用或共鸣作用非常有限。
与传统扬声器的活塞式振动/点声源不同,弯曲波谐振式扬声器的振动发声方式接近于弦乐器的“真发声”(随机性振动/弥散性辐射)——但弯曲波谐振式扬声器一般不采用共鸣腔结构(为突出“超薄/平板”),同弦乐器相比其声音“发散/单薄”,缺乏质感与临场感,结像力/定位感差。
由于结构/材料的限制,目前弯曲波谐振式扬声器平面音响大多是单一振板扬声器系统。弯曲波谐振式扬声器虽然频响范围宽,但高频响应与低频响应却无法同时兼顾(频率响应与振板材料有关)——因而往往会给人一种“音质差”的印象(低音下不来/高音上不去)。
现有的专利技术很多虽然名为“平板音箱”,但实际上只是框架结构的弯曲波谐振式扬声器;一些采用箱体结构的技术,由于追求“超薄”外观以及壁挂式设计的需要,其箱体净深度一般都不超过30mm(驱动器大多紧贴背板甚至露出音箱),因为空间有限,而且大多都采用吸声材料消除内部的声波以降低失真,因而并不能进行充分有效的共鸣。
中国专利(CN2425468Y)公开了“一种平板音箱”,其音箱实际上主要并非起共鸣箱的作用,而是采用易振材料与振板后面的声波产生共振,使其相位得以延迟,从而降低直接反射对于扬声器的干扰,而且是“单向辐射”。
弯曲波谐振式扬声器的优势之一就是“双向辐射”——实际上,现有的弯曲波谐振式扬声器平面音响基本上都是“单向辐射”。由于弯曲波谐振式扬声器厚度小且面积大,规格稍大些如AV系统,就只能采用壁挂式(“屏风式”一般用于PA工程,并不适合家庭使用),虽然其背板上开设导气孔,但由于紧贴墙壁而形同虚设。其音箱体积小,“空气弹簧”使得低频响应更差/声音发板——弯曲波谐振式扬声器音箱(非壁挂式)虽然也会采用导气孔设计,但一般数量较少,而只有当导气孔的面积(总)达到一定数值时,才能充分发挥出“双向辐射”的效果。
目前壁挂式平面音响还存在一种“视觉与听觉最佳效果的矛盾”——根据人的视觉习惯(站立/平视“视高”约为1.5-1.6米)设定其挂置高度位置,一般距地面1.6米以上。而人听音响时大多为坐姿,其“耳高”一般为1米甚至更低,距音响/电视约为1.5-3米远,这样某些频率的声音虽然也能听到,但是会衰减/且易产生失真。弯曲波谐振式扬声器的指向性好但也并非无限的(且与频率/位置相关)。有效声能输出被消耗于墙体反射等“无用功”上,故其电声转换效率/频率响应/音质/定位感等方面会受影响。如果降低挂置高度,又不符合人的视觉习惯——故很多人反映平面音响“坐着听不如站着听效果好”。
传统Hi-Fi/AV音响大多存在“噪声污染”问题,因而并不适于普通家居环境,这也是音响市场低迷的深层次原因——而“低音炮”(大动态/大气流)则是这种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弯曲波谐振式扬声器虽然噪声污染小(动态小),但其低频响应差,仍需配置活塞式扬声器“低音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弯曲波谐振式扬声器音响声音单薄、结像力/定位感差、频响范围窄、“单向辐射”等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弦乐器质感(声音)与临场感(声场)的扬声器系统,并拓展其工业设计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具有共鸣腔的共鸣器结构,弯曲波谐振式扬声器置于共鸣器表面,振板背面与共鸣腔相通,共鸣器除弯曲波谐振式扬声器以外的部分开设孔隙,孔隙为通孔,孔隙的总面积S与共鸣器表面弯曲波谐振式扬声器振板总面积S′之间存在下述关系:0.3S′≤S≤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士磊,未经邹士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91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双层平移自控风门装置
- 下一篇:地下气化炉蒸汽灭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