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层排水管道连接管箍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8417.4 | 申请日: | 200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65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少铭;陶岳杰;高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5/04 | 分类号: | F16L2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龚旻晏 |
地址: | 3170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管道 接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同层排水管道系统管道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于PE同层排水管道系统中管材与管材、管材与管件之间连接的同层排水管道连接管箍。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在欧州被广泛应用的同层排水管道系统技术在国内一些大型建筑也率先得到应用,如机场、剧院和一些高档楼盘。由于同层排水管道系统技术在这些大型建筑中的成功应用,使同层排水技术得到了发展和广泛的推广。目前在同层排水管道系统中,管材与管材、管材与管件之间传统的连接方式采用热熔对接或电熔连接,但在一些特殊的情形或场合,传统的连接方法存在安装不便或难以安装问题,如:管件夹持长度较短时,传统对接机具无法正常夹持,不能保证连接质量;墙角或空中支管连接等施工场所空间较小,连接设备不能放入施工;以及管道的维修连接等。为保证管道连接质量和降低施工难度,需开发专门的连接件来弥补采用热熔对接或电熔连接中存在的这些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同层排水管道连接管箍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管材与管材、管材与管件之间采用热熔对接或电熔连接施工安装所存在的问题。
所述的同层排水管道连接管箍,包括开环的管箍主体,其特征在于管箍主体环口两侧的箍壁外表面上分别连接设置连接左耳、连接右耳,连接左耳、连接右耳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的同层排水管道连接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箍主体环口两侧的箍壁之间配合设置导向板。
所述的同层排水管道连接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钉与连接左耳之间配合设置垫圈,螺钉与连接右耳之间螺接配合。
所述的同层排水管道连接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箍主体内配合设置密封圈。
所述的同层排水管道连接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箍主体两端边为相互对应嵌接的凹槽、凸块结构。
上述的同层排水管道连接管箍设计新颖、构思合理,为PE同层排水管道系统中管材与管材、管材与管件之间的连接提供了一种方便、可靠的连接装置,适合于各种长度的管件连接,也适用于各种施工环境,使连接施工不再受空间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箍主体、2—垫圈、3—连接左耳、4—螺钉、5—导向板、6—连接右耳、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为同层排水管道连接管箍,管箍主体1为开环结构,环口两侧的箍壁之间配合设置导向板5,导向板5采用管箍主体1的弧形相应的弧形结构,管箍主体1环口两侧的箍壁分别与导向板5滑动配合,管箍主体1两端边为相互对应嵌接的凹槽、凸块结构,当其两端边最后合拢时通过凹槽、凸块相互嵌接配合。管箍主体1环口两侧的箍壁外表面上分别连接设置连接左耳3、连接右耳6,连接左耳3、连接右耳6分别与管箍主体1的箍壁固定连接,连接左耳3、连接右耳6之间通过螺钉4固定连接。螺钉4与连接左耳3之间配合设置垫圈2,螺钉4与连接右耳6之间螺接配合。管箍主体1内配合设置密封圈7,管箍主体1通过密封圈7密封套接在管材或管件上。现场施工时,将管材或管件插入所述管箍,拧紧螺钉4,管箍主体1环口两侧管壁沿着其上的导向板5合拢,通过密封圈7使压紧力作用在管材或管件外壁,实现该管道系统的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84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油烟机翻转支架
- 下一篇:核一级大口径锻钢全流通旋启式止回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