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摩擦反馈中央空调管道清理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8346.8 | 申请日: | 2008-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36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刘莹;邵泉钢;裘鹏;唐任仲;申超;严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8B9/051 | 分类号: | B08B9/051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式 摩擦 反馈 中央空调 管道 清理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调管道式通风系统清洁机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机械式摩擦反馈中央空调管道清理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央空调系统已被大规模应用,但是由于其不能得到及时清洗而引起的空气污染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2003年春季SARS疫情爆发后,使人们更加意识到中央空调风管系统定期清洗的重要性。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国家标准《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19210-2003,要求对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必须进行定期清洗。本设计是针对中央空调管道式通风线路进行清洗工作的自动工作系统。中央空调管道通风系统清洗在中国刚刚兴起,清洗机器人大多模仿国外的四驱轮驱动为毛刷载体的设计理念,很多产品并不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而且在清洗变截面管道和竖直管道方面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式摩擦反馈中央空调管道清理机构,采用双刷子双滑道机机构,使刷子能够在110°的范围内摆动,能够同时清理变截面管道、水平管道的上下表面以及竖直管道的前后表面。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电机输出轴穿过清扫底座中心的电机轴孔和主动齿轮固定在一起,清扫底座上同一圆周等间隔分布有四个圆弧滑槽,两组结构相同且对称分布的双滑槽摆动机构安装在清扫底座上,其中:在第一组双滑槽摆动机构中,第一从动齿轮轴依次穿过第一从动齿轮、第一带轮夹一端的孔、清扫底座上的第一滑槽、第一主动带轮和第二带轮夹一端的孔,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啮合;第一固定轴依次穿过第一带轮夹一端的滑槽、清扫底座上的第一固定轴孔、第二带轮夹上一端的滑槽;第一从动带轮轴依次穿过第一带轮夹上另一端的孔、装在第一带轮固定块滑槽中的第一带轮滑动块孔、第一从动带轮、装在第二带轮固定块滑槽中的第二带轮滑动块孔、第二带轮夹上另一端的孔,二个带轮固定块分别固定在第一带轮夹的下表面和第二带轮夹的上表面,在第一主动带轮和第一从动带轮间用带轮相连,两个从动带轮的两端分别装有刷子;第二双滑槽摆动机构和第一双滑槽摆动机构在清扫底座上是对称装配的且装配位置相同。
所述滑槽两端与清扫底座圆心夹角为45°~55°。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清扫机构能够实现一次清扫两个壁面,而且通过机械式的摩擦反馈,可以实现刷子时刻的贴紧壁面,在出现行走误差和管道截面变化时都能够有效清洗,从而突破了传统清扫机构需要人为控制的需要。此外,清扫机构还能够根据壁面摩擦力的增大而增加刷子作用在壁面上的正压力,因此,壁面越脏时清扫效率越高。紧固机构可以调节皮带的张紧力,达到调节清扫力度的目的,因此可以针对清扫难度不同的管道调节清扫力度。整个机构的传动和反馈都是机械式的,对工作环境要求低,稳定性好,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配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清扫底座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被动带轮轴紧固机构。
图中:1、清扫底座,2、主动齿轮,3、从动齿轮,4、固定螺杆,5、电机输出轴,6、从动带轮,7、带轮固定块,8、带轮滑动块,9、从动带轮轴,10、从动齿轮轴,11、皮带,12、主动带轮,13、固定轴,14、轴承,15、16、带轮夹,17、滑槽,18、电机轴孔19、固定轴孔20、固定螺杆孔,21、紧定螺钉,22、壁面,23、刷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83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