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氧体材料平面磨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8320.3 | 申请日: | 2008-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93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7/06 | 分类号: | B24B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1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氧体 材料 平面 磨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氧体材料平面磨削装置,属于铁氧体材料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在锰锌铁氧体生产中,磨加工一般采用图1或图2的方法,图1的方法是将砂轮1水平设置,位于砂轮下方的支承输送带2的轨道3也为水平设置,砂轮1的下环形磨削面4的中心为环形凹陷5,产品6按箭头A的方向进给,上述图1的方式缺点是磨加工后产品6会产生阴阳面,对大尺寸产品更明显。图2的方法是将砂轮1倾斜设置,位于砂轮下方的支承输送带2的轨道3为水平设置,砂轮1的下环形磨削面4的中心为环形凹陷5,砂轮1与轨道3之间具有一夹角α,产品6按箭头A的方向进给,按图2方法,大尺寸产品配合面磨加工时不会造成阴阳面,但是配合面有凹槽,产品6的电感不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简单方便,成本低廉的铁氧体材料平面磨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铁氧体材料磨加工工序中大尺寸铁氧体配合面磨加工出现阴阳面或凹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它包括围绕在前、后传动轮上的输送带、支承在输送带下表面且可与铁氧体材料相互磁性吸合的轨道及输送带上方的砂轮,所述砂轮具有水平设置的下环形磨削面,下环形磨削面中间为圆形凹陷;所述轨道与输送带的贴合面上形成有一个台阶,台阶的高度沿输送带的进给方向降低,所述台阶对应于砂轮圆形凹陷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在支承在输送带下方的轨道上表面设置台阶,从而使得产品在完成被砂轮靠近进给方向的部位加工后即落到台阶的低台阶面上,从而使完成加工的产品上表面与砂轮的下环形加工面之间分离,防止被砂轮后部继续磨削加工,从而防止在产品上表面出现阴阳面或凹槽的问题,保证了产品的电感,同时其结构合理,使用简单方便,成本也较为低廉。
作为优选,所述台阶的高度差为0.1-5mm,以免产品在输送带上错位、翻倒。
作为优选,所述台阶以斜面过渡,从而使产品在输送带上平滑过渡。
作为优选,所述前传动轮靠近于所述台阶的高台阶面且高台阶面与前传动轮的外圆周相切,所述后传动轮靠近于所述台阶的低台阶面且低台阶面与后传动轮的外圆周相切,以便于输送带尽量与轨道紧贴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简单方便,成本低廉,加工的铁氧体材料产品表面平整,电感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包括围绕在前传动轮7和后传动轮8上的输送带2、支承在输送带2下表面且可与铁氧体材料产品6相互磁性吸合的轨道3及设置在输送带上方的砂轮1,砂轮1具有水平设置的下环形磨削面4,下环形磨削面4中间为圆形凹陷5;轨道3与输送带的贴合面上形成有一个台阶9,台阶的高度沿输送带的进给方向A降低,台阶9对应于砂轮1的圆形凹陷5的下方,台阶的高度差H为0.4mm,台阶以斜面过渡,前传动轮7靠近于台阶9的高台阶面10且高台阶面10与前传动轮7的外圆周相切,后传动轮8靠近于台阶9的低台阶面11且低台阶面11与后传动轮8的外圆周相切。
在支承在输送带下方的轨道上表面设置台阶,从而使得产品在完成被砂轮靠近进给方向的部位加工后即落到台阶的低台阶面上,从而使完成加工的产品上表面与砂轮的下环形加工面之间分离,防止被继续磨削加工,从而防止在产品上表面出现阴阳面或凹槽的问题,保证了产品的电感,同时其结构合理,使用简单方便,成本也较为低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83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喷砂装置
- 下一篇:陶瓷套管浮动研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