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量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8241.2 | 申请日: | 200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81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正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B9/02 | 分类号: | G03B9/02;G03B9/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通过光束的光量进行控制的光量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装载于携带电话机上的相机模组中,尤其精心研究可搭载于薄型机体的相机模组。在专利文献1,为了进一步缩短光轴方向的尺寸以能搭载于薄型的机体,提出不必设置多余的支撑部件,而在光轴方向上重叠配备作为可动部件的ND滤光片、光阑或快门板等光量控制板的一部分的技术。但是,如专利文献1所示,如果重叠配备作为两个可动部件的一部分光量控制板,则存在一方的光量控制板随着另一方的光量控制板而移动,或者另一方的光量控制板随着一方的光量控制板而移动的顾虑。因此,为了避免此顾滤,在包括专利文献2等大部分的光量控制装置中,往往在光量控制板二者之间配备由薄板构成的分离器,而通过由该分离器分离配置各光量控制板,来防止两片板中的一方给另一方带来影响。
用图说明上述以现有的光量控制装置的结构。
图1是表示构成以往光量控制装置1A的各部件的分解图。另外,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结构要素中分离器14和基板11的结构的放大图。
在图1所示的以往光量控制装置1A中,示出了考虑搭载于携带电话机而实现光轴方向的尺寸缩短化的例子。
此处,参照图1说明如何实现光轴方向的尺寸缩短化。
图1所示的光量控制装置1A,具备:第一导向板12及第二导向板16,其形成有用于光束通过而互相连通的开口120、160,并互相平行地扩展;第一光量控制板13及第二光量控制板15,此两者配置于被第一导向板12及第二导向板16夹持的位置,且具有互不相同的移动轨迹,并且在敞开开口的位置和覆盖开口的位置之间转动。而且,在该第一光量控制板13及该第二光量控制板15之间配备有分离器14,该分离器14具有连通上述第一导向板16和上述第二导向板12的开口160、120的开口140。
在该图1例中,第一光量控制板13作为覆盖开口120、140、160的快门,第二光量控制板15作为降低通过开口120、140、160的光束光量的ND滤光片。
该图1表示有如下结构例,即通过在第二导向板16设置向第一导向板12侧突出的轨道R1,并利用该轨道R1和分离器14夹持ND滤光片15,而可按照大致相当于ND滤光片15的厚度量左右的长度将ND滤光片15配置于光量控制装置1A的内部,并且对于快门13,也通过在第二导向板16设置弹簧部161,并用该弹簧部161将分离器14推靠在基板11侧,通过该分离器14将快门13按压在第一导向板12的支撑面121,而可按照相当于快门13的厚度量左右的长度将快门13组装于光量控制装置1A。
这样,通过以夹持分离器14的方式重叠紧密地配设ND滤光片15和快门13,可极力缩短光轴方向的长度,而可在薄型的携带电话机上组装图1的光量控制装置1A。
另外,在图1的例中,如图2所示,在支撑第一导向板12、第二导向板16、ND滤光片15、分离器14、快门13的基板11上组装转动自如地驱动上述ND滤光片15和上述快门13的第一驱动部DR1和第二驱动部DR2并包括驱动装置,也可实现光量控制装置1A的薄型化。
在图2所示的驱动部DR1、DR2中,分别配备有各线圈C1、C2和磁性体Mg1、Mg2,各磁性体Mg1、Mg2的驱动轴D1、D2与ND滤光片15和快门13的一方端部连结。例如,当电流向线圈C1、C2的一个方向流动时,则磁性体Mg1、Mg2向一个方向旋转,快门13和ND滤光片15转动而覆盖开口160,当电流向线圈C1、C2的相反的方向流动时,则磁性体Mg1、Mg2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快门13和ND滤光片15转动而敞开开口160。由此,在基板11上,具备有用于使快门13停止在打开位置的止动部件ST1和用于使快门13停止在关闭位置的止动部件ST2,并且分别具备有用于使ND滤光片15停止在打开位置的止动部件ST3和用于使ND滤光片15停止在关闭位置的止动部件ST4。进而,为了使快门13和ND滤光片15稳定地旋转,在基板11分别设有旋转轴A3、A4,该旋转轴A3、A4用于根据磁铁的转动,而使连接有上述磁性体Mg1、Mg2的连接轴A1、A2,快门13和ND滤光片15转动。
如果作为该图1的构成,只进行在携带电话机内配备图1的光量控制装置1A,并将该光量控制装置1A与携带电话机内的控制装置连接的简单操作,即可实现将图1的光量控制装置容易组装在薄型的携带电话机内。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3-52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05-173133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能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82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