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塔净化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37973.X | 申请日: | 2008-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11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兵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 |
| 代理公司: | 南昌佳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闵 蓉;杨献荣 |
| 地址: | 330013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净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对废轮胎回收加工过程中所产生废气的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废轮胎的回收加工过程中,废橡胶脱硫会产生大量的恶臭气体,这些气体中含有硫化氢、苯系物、非甲烷总烃等有害物质。这些恶臭气体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塔净化装置,能高效处理废轮胎回收加工过程中所产生废气。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双塔净化装置,由前塔、后塔、通气管和油水分离器构成,其特征在于:前塔的气体出口通过通气管与后塔的进气口相连,前塔的水平衡口与后塔的水平衡口通过一根水管连接,油水分离器通过两根水管与前塔相连。
所述后塔由塔体、气体出口、进气口、内壁夹套、旋转雾化喷头、进水管、液位计、排污口、水平衡口、观察孔、漏油口、水泵和人孔构成,塔体底部盛有液体,塔体顶部开有气体出口,进气口伸入塔体处固定安装有一个内壁夹套,该内壁夹套五面封闭,下面敞开,内壁夹套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旋转雾化喷头,与旋转雾化喷头相同部位的塔侧安装有进水管,进水管另一侧连接水泵;塔侧安装有液位计,塔侧底部分别安装有排污口、水平衡口,在液体表面的塔侧分别安装有观察孔和漏油口,塔侧还安装有可供一人通过大小的人孔。
所述前塔的结构与后塔的结构相同,前塔塔侧还安装有加液口。
本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前塔通过进水管将液体输入旋转雾化喷头,然后由旋转雾化喷头将液体雾化喷出。车间产生的有害气体通过抽风机送入前塔进气口,并迅速进入塔体来到塔体内的内壁夹套,与旋转雾化喷头喷出的雾化液体相遇,雾化液体将车间产生气体中有害物质冷却,在塔内底部形成油膜层,浮在液体表面,小部分溶于液体,反应后的气体冲入塔体,在碰到液体表面后反弹,沿塔壁从气体出口冲出塔体,通过通气管来到后塔,再一次重复前塔的净化过程,进行二次净化,使有害气体彻底净化。
从观察孔可以看到,当前塔内油状物质过多时,打开漏油口,将浮在液体表面的油膜层漏出,溶于水中的油状物质由油水分离器分离出,油水分离器由一根水管将油状物质吸入,油状物质通过油水分离器分离出来,并将其中的液体分离出来,再经另一根水管将液体重新输入塔体内,使液体能重复循环利用,从液位计能计量出塔体内液体的高度,当塔体内液体净化效果下降后,可从排污口将液体排出,从加液口加入新的液体。当塔体需要清理或维修时,人可以通过人孔进入到塔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回收利用率高、废气净化效果好等特点,通过前塔与后塔的两次充分反应,大大提高了有害气体净化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A前塔,B后塔,C通气管,1内壁夹套,2进水管,3旋转雾化喷头,4观察孔,5水泵,6水平衡口,7排污口,8液位计,9塔体,10进气口,11气体出口,12油水分离器,13漏油口,14人孔,15加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双塔净化装置,由前塔A、后塔B、通气管C和油水分离器12构成,其中,前塔A的气体出口11通过通气管C与后塔B的进气口10相连,前塔A的水平衡口6与后塔B的水平衡口6通过一根水管连接,油水分离器12通过两根水管与前塔A相连。
后塔B由内壁夹套1、进水管2、旋转雾化喷头3、观察孔4、水泵5、水平衡口6、排污口7、液位计8、塔体9、进气口10、气体出口11、漏油口13和人孔14构成,塔体9底部盛有液体,塔体9顶部开有气体出口11,进气口10伸入塔体9处固定安装有一个内壁夹套1,该内壁夹套1五面封闭,下面敞开,内壁夹套1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旋转雾化喷头3,与旋转雾化喷头3相同部位的塔侧安装有进水管2,进水管2另一侧连接水泵5;塔侧安装有液位计8,塔侧底部分别安装有排污口7、水平衡口6,在液体表面的塔侧分别安装有观察孔4和漏油口13,塔侧还安装有可供一人通过大小的人孔14。
前塔A的结构与后塔B的结构相同,前塔A塔侧还安装有加液口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兵,未经张海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79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隐藏式扶手的跳水板结构
- 下一篇:新型线材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