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式LED工作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7827.7 | 申请日: | 200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89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华;沈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伊赛诺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21/26;F21W131/4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164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led 工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作灯,尤其是一种使用LED作为照明设备的可折叠的工作灯。
背景技术
在进行机器维修等操作时,有时需要对操作部位进行照明,以增加维修操作部位的亮度,方便维修操作。操作过程中,需要用一只手持有照明设备,用另一只手用来进行维修等操作,而单手操作的效果远差与双手操作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具有自支撑结构,使操作者摆脱一手持灯、一手操作状态的工作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折叠式LED工作灯,它包括上盖、在使用状态下与上盖相连接并形成一定角度的下盖、至少设置在上盖与下盖二者中任意一个上的照明装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上盖与下盖相配合的形式,二者形成一定的角度,二者中的一个可形成支座,为另一个提供支撑,这使得操作者的双手均可进行维修等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工作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工作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B-B向视图;
图6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上盖;2、下盖;3、照明装置;31、发光二极管;32、增光部件;33、聚光透镜;4、供电装置;5、开关装置;51、手动开关;52、点触式开关;6、转轴装置;61、限位件;62、档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折叠式LED工作灯,包括上盖1、在使用状态下与上盖1相连接并形成一定角度的下盖2、至少设置在上盖1与下盖2二者中任意一个上的照明装置3。
如图3所示,该折叠式LED工作灯还包括设置在上盖1与下盖2二者中的任意一个上的并与照明装置3相电连接的供电装置4、连接在供电装置4和照明装置3所组成的电回路上的开关装置5。在本实施例中,照明装置3设置在上盖1上,供电装置4设置在下盖2上。
如图1、图2所示,开关装置5包括设置在下盖2上的手动开关51和点触式开关52,上盖1与下盖2相扣和时,按压点触式开关51。这种设置所形成的双保险保证了工作灯只有在打开状态时才有被开启的可能,使供电装置4提供的电能仅被使用在工作灯的工作状态。
在需要使用工作灯时,下盖2充当了支座的作用,其上设置有照明装置3的上盖1在下盖2的支撑作用下,为操作的目标部位提供光照。操作者可以使用双手对目标部位进行维修等操作动作。
如图7所示,照明装置3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31。照明装置3还包括设置在多个发光二极管31前方并且其上带有多个与发光二极管31在位置上一一对应的聚光透镜33的增光部件32。增光部件32提高了该工作灯在同等耗能量下的照射效果。
如图6所示,上盖1的一个端部与下盖2的一个端部转动连接,二者之间设置有转轴装置6。当工作灯处于非工作状态时,通过转轴装置6可以方便的将上盖1和下盖2折叠在一起,缩小工作灯在收纳时的占用面积,也使工作灯更加便于携带。处于折叠状态的工作灯请参见图4、图5所示。
转轴装置6包括与上盖1和下盖2二者中的一个固定连接的转轴、固定的设置在转轴上并带有多个限位卡槽的限位件61、与限位件61相配合的档位块62,档位块62与限位件61二者具有两种配合关系,当他们处于第一种位置关系时,档位块62插入限位件61的多个限位卡槽中的一个,上盖1与下盖2二者相对固定,当他们处于第二种位置关系时,档位块62拔出限位块61的限位卡槽,上盖1与下盖2二者能够相对转动。转轴与上盖1固定连接、并且与下盖2转动连接。这为处于打开状态的工作灯提供了多个可供选择的照射角度,操作者可以根据照射角度以及工作灯所处的放置环境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上盖1与下盖2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伊赛诺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伊赛诺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78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