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灶的风门调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7578.1 | 申请日: | 200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95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勇;何顺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永勇 |
主分类号: | F24C3/12 | 分类号: | F24C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514浙江省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灶 风门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的部件领域,具体指一种燃气灶的风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燃气灶的使用己相当普及。同时市场上燃气灶的种类和形式也五花八门,有单灶、双灶和多灶,有台式、嵌入式和下沉式。但是目前的各式燃气灶其“风门”都是靠手工扳动薄薄的风门片边上的长耳形手柄,调节其与通风孔的相对位置来实现,因此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要使风门的通风孔调节至非常到位还确实是很不容易的。同时在调节时,使用者必须将燃气灶的灶体一侧抬起,将手伸至燃气灶底板之下摸索着进行操作,十分不方便;而且操作时间长,会浪费一部分燃气,不符合节能的要求。本申请人通过对现有各式燃气灶的研究,发明了一种“傻瓜型”的风门调节装置,其操作简单、精确,任何用户都能自行调节,且调节速度和火焰燃烧的效果都十分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各式燃气灶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的风门调节装置,达到安全可靠和节约能源的双重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燃气灶的风门调节装置由炉头进气管、风门齿轮、调节齿轮、风门活动片、调节轴、调节轴安装板、压簧、卡簧和旋钮组成,所述风门包括炉头进气管前端面的通风孔和套在燃气喷嘴周围的风门活动片,炉头进气管前端面与风门活动片紧贴在一起,所述风门活动片上开有与炉头进气管前端面的通风孔相对应的通风窗。风门齿轮设置在风门活动片的边缘,在灶体的前面板上设置调节轴,所述调节轴的里端设置调节齿轮,调节齿轮与风门活动片边缘的风门齿轮相啮合。
所述调节轴铰接在燃气灶前面板上设置的调节轴固定板上,调节轴固定板用螺钉固定在前面板后面的凸缘上,调节轴中段设有防止其松动的压簧与卡簧,所述调节齿轮用固定螺帽将其固定,调节轴的外端伸出至燃气灶的前面板,其端部设有旋钮。
本实用新型风门调节装置将原有用手工随意调节的风门片改变成通过调节轴带动风门齿轮,从而带动风门片的转动来控制风门的开启程度,达到控制空气流量大小的目的。该装置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等特点,同时操作快捷,符合节能要求。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一切外调式燃气灶,如家用燃气一体灶、组合灶、集成灶、净烟灶等家用燃气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风门调节装置与炉头关系的示意图;
图2是风门活动片与风门齿轮的示意图;
图中各部名称及标记:1.炉头进气管、2.风门齿轮、3.调节齿轮、4.风门活动片、5.调节轴、6.调节轴固定板、7.压簧、8.卡簧、9.旋钮、10.固定螺帽、11.通风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燃气灶的风门调节装置由炉头进气管1、风门齿轮2、调节齿轮3、风门活动片4、调节轴5、调节轴安装板6、压簧7、卡簧8和旋钮9组成,所述风门包括炉头进气管1前端面的通风孔和设置在燃气喷嘴周围的风门活动片4,炉头进气管1的前端面与风门活动片4紧贴在一起,风门齿轮2设置在风门活动片4的边缘,在灶体的前面板后面设置风门的长短调节轴5,在调节轴5的里端部设置调节齿轮3。所述调节齿轮3与风门活动片4边缘的风门齿轮2相啮合。风门的长短调节轴5用调节轴固定板6铰接在燃气灶的前面板后面设置的凸缘上,调节轴5的外端伸出至燃气灶的前面板,其端部设有旋钮9。在风门活动片4上设有与炉头通风孔相对应的通风窗11,调节风门活动片4的通风窗11与炉头通风孔的相对位置,即风门活动片4遮盖炉头通风孔的通风面积,使进入炉头的空气流量足以供燃气充分燃烧,又不致于将火焰吹偏,即能达到调节的目的。
使用者在调节时,用旋钮9慢慢旋动调节轴5,当调节齿轮3带动风门活动片4边缘设置的风门齿轮2,使风门活动片4遮盖炉头通风孔的面积发生变化,同时观察火焰燃烧的颜色,当进入炉头的空气量足以供燃气充分燃烧且火焰颜色达到蔚蓝色时,即已达到将风门调节至合适位置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永勇,未经王永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75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