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电子防眩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7539.1 | 申请日: | 2008-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77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辉创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2 | 分类号: | B60R1/02;G02B1/10;G02F1/13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129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电子 后视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子防眩后视镜,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液晶显示器的汽车电子防眩后视镜。
背景技术
为防止后面汽车的大灯过强时,照射在车内后视镜上影响驾驶者的注意力(就是俗称的“晃眼”或“炫目”),一般在汽车尾部设置一个具有防眩功能的车内后视镜。自动防眩后视镜是一种透视液晶,比普通的反射液晶(如手机,遥控器等)要求更高,因为必须是纯色透明而不能有任何杂质成份,一般以两片1mm厚的无钠玻璃板作为基板,在两片无钠玻璃板约15微米间隔中间灌注特殊的可透视液晶,前后两片玻璃板内侧镀有透明的导电薄膜,用以产生电磁场,导电薄膜内附真空蒸镀的配向膜,控制液晶分子有序排列,前后玻璃板的外侧面上也镀有多层膜(一般按电镀顺序依次为导电薄膜、配向膜、偏振片)。
由于后视镜的视野较小,不能看到车尾后备箱以下的障碍,倒车时存在一定隐患,因此通常在后视镜的后镜面(即后玻璃片的外侧面)上开一个方框,在方框处设置一个液晶显示器(也称液晶显示屏)来显示车尾后备箱以下的情况,液晶显示器的面积一般为后视镜面积的1/3左右(不影响后视镜上的画面),液晶显示器可以设置在后视镜的前镜面的左侧、后侧或左右正中位置。但是在后视镜上开一个框会造成镜面反射率有所下降,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图像是透过多层电镀膜的玻璃后显示在驾驶者的视野范围内,由于前后玻璃板上都涂了多层膜,产生一定的干涉,因此显示图像会出现重影,且会造成液晶显示器的画面清晰度降低,图像比较模糊且亮度不够,从而影响驾驶者的行车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强液晶显示器的图像显示效果的汽车电子防眩后视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电子防眩后视镜,其包括电子防眩后视镜和液晶显示器,所述的电子防眩后视镜包括前后两片无钠玻璃板以及灌注在这两片玻璃板之间的可透视液晶,所述前后玻璃板内侧面和外侧面都镀有多层涂镀层,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固定贴合在后玻璃板的外侧面上,其中,所述前玻璃板内外侧面以及后玻璃板的内侧面上的与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区对应的部分无涂镀层,所述后玻璃板的外侧面上的与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区对应的部分涂镀层有一层反射膜,该反射膜的厚度为20um~120um。
所述玻璃板内侧面是指两块玻璃板相对的内侧面。
其中,液晶显示器固定贴合在后玻璃板的外侧面上,前玻璃板内外侧面以及后玻璃板的内侧面上与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区对应的部分去除了其他涂镀膜,只保留了后玻璃板的外侧面上对应的部分的一层反射膜,即最后一层涂镀层,显示器在工作状态时,其图像透过反射膜以及镜片玻璃呈现在驾驶者的视野内,由于只在后玻璃板的外侧面涂了一层反射膜,无干涉,解决了叠影现象,图像显示效果(清晰度、亮度)更好,降低驾驶者的眼疲劳度,提高行车安全系数。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应用,本实用新型汽车电子防眩后视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降低了液晶显示器的图像的叠影现象,且图像的清晰度更高,解决了亮度不够的问题,降低驾驶者的眼疲劳度,提高行车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汽车电子防眩后视镜的侧剖视图;
其中:1、电子防眩后视镜;11、前玻璃板;12、后玻璃板;
2、液晶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电子防眩后视镜,其包括电子防眩后视镜1和液晶显示器2,电子防眩后视镜1包括前后两片无钠玻璃板以及灌注在这两片玻璃板之间的可透视液晶,所述前玻璃板11和后玻璃板12的内侧面和外侧面都有多层涂镀层,液晶显示器2固定贴合在后玻璃板12的外侧面上(即液晶显示器隐藏在后视镜的壳盖中),其中,前玻璃板11内外侧面以及后玻璃板12的内侧面上的与液晶显示器2的显示区对应的部分无涂镀层,后玻璃板的外侧面上的与液晶显示器2的显示区对应的部分镀有一层反射膜,该反射膜的厚度为50um。
液晶显示器2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后视镜液晶显示器,优选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反射膜一般为二氧化钛膜、二氧化矽膜或二氧化钛和二氧化矽混合膜,也可以是其他镜面反射膜。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辉创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辉创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75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磁极线圈的烘压工具
- 下一篇:阻尼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