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产养殖用水除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7219.6 | 申请日: | 2008-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98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林荣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荣宗;邱再洲 |
主分类号: | C02F1/467 | 分类号: | C02F1/46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产 养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菌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去除水产养殖用水中所存在的细菌的除菌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水产养殖,如九孔、鲍鱼等水产品的养殖的水源多是来自地下水或抽取自海水,然而沿海的水源由于受到陆地工厂所排放的污水以及一般的生活污水排放等问题,其污染物会扩散至整个海域,连带的一些杆菌、弧菌等病毒菌便渗入水源之中,一旦抽取这类水源用于养殖水产品,将导致水产品产生病变甚至死亡,导致养殖业者血本无归的情况发生。
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现有的作法多是以化学药物投入养殖水中,或是经由过滤等作业以期将水源净化,然而此种作法却无法有效的去除水中的病毒菌,甚至由于化学药剂的使用上若稍有差池,将使得水产品中含有过高的化学剂量,如此更使得水产品无法销售至市面上供人食用。
为此,在中国台湾发明专利I232726号「九孔以及鲍鱼繁养殖循环水系统应用方法以及管理模式」中便揭示一种以臭氧杀菌、沉淀、曝气等方式进行水质的控管,然而臭氧的使用将导致空气环境的恶化,且臭氧产生装置成本高昂,对于一般养殖业者而言实属一笔可观的开销而不具经济效益,因此实际使用上仍有其缺点存在。
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种种的问题,乃积极着手从事研发,以期可提供一种不使用化学药剂,能有效去除水产养殖用水中所存在的细菌以避免水产品在养殖过程中产生并病变或死亡的除菌装置,经过不断的试验以及努力,终于开发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电学原理来达到有效杀菌,且不需任何化学药剂的水产养殖用水除菌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产养殖用水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中空壳体,其具有两开口;
中空管体组,由复数管体连接组成,其具有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中空壳体的两开口的入口管以及出口管;
复数导电棒,以既定的距离穿设于所述的中空管体组上,各导电棒以电线连结至一电源;
绝缘材,充填在所述的中空壳体的内壁以及中空管体组外侧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凭借上述的结构,当养殖水经中空管组的入口管流经内部时,所述的导电棒经由通电会在水中通以电流以杀死水中病毒菌,如此便可以有效的杀死水中的病毒菌并且不需要利用到任何化学药剂,故可有效改善养殖水的水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的部分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空管体组的部分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导电棒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导电棒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在除菌状态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8是养殖水流经本实用新型的流向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10-中空壳体;11-开口;20-中空管体组;21-入口管;22-出口管;30-导电棒;31-石墨导电棒;32-绝缘体;33-保护管;34-穿孔;40-绝缘材。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看图1至图3以及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用水除菌装置是包括有:
中空壳体10,其具有两开口11;
中空管体组20,由两L型管体连接组成,其具有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中空壳体10的两开口11的入口管21以及出口管22;
复数导电棒30,以既定的距离穿设于所述的中空管体组20上,各导电棒30以电线(图中未示)连结至一电源(图中未示);
绝缘材40,充填在所述的中空壳体10的内壁以及中空管体组20外侧间,其可为硅酸介质、P U、P V C等不导电材质。
上述的导电棒30是以一组连接正极,一组连接负极的方式间隔设置,正、负极的导电棒30之间也可增设不接电的导电棒30以达优化电流传导的功效,所述的中空壳体10外侧的中空管体组20的入口管21以及出口管22上也可设置接地的导电棒30。
请参看图4所示,所述的导电棒30设置在中空管体组20的方式是以呈十字交错的方式设置在中空管体组20上,同位置的导电棒30是连接相同电极。
请参看图5以及图6所示,所述的导电棒30是一石墨导电棒31,其两端设有绝缘体32,在所述的石墨导电棒31外围套设有具穿孔34的保护管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荣宗;邱再洲,未经林荣宗;邱再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72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