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形焊缝焊接胎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7146.0 | 申请日: | 2008-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56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强 |
地址: | 037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 焊缝 焊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形焊缝焊接时使用的通用工艺装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车转向架弹簧座的焊接工装的圆形焊缝焊接胎。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不断飞速发展,为适应我国铁路发展“高速、重载”的要求,目前,对机车制造的质量和数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一个要求高速制造的时代,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自然成了生产制造单位重要的追求。
机车的弹簧座多为圆筒状焊接结构,如:HXD2电力机车转向架二系弹簧座、弹簧上座等,在进行焊接时,由于没有专用或通用的工装进行焊接,造成焊接时焊工操作困难、无法在正确的焊接位置连续施焊。因此,容易造成焊缝质量不合格,工件因焊接缺陷而造成报废;同时,焊接时操作复杂、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形焊缝焊接胎,其能够使焊接工件达到合理的焊接位置、连续施焊,能够有效保证焊缝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且使用简单、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圆形焊缝焊接胎,其包括有变速装置和由该变速装置带动其转动的夹具,其中该夹具包括有卡盘,该卡盘连接于变速装置的输出轴上,并且沿该卡盘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工件的夹紧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卡盘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工件的定位槽。
该定位槽可设置在夹紧部内侧的卡盘中央位置,并与卡盘同轴设置,从而保证工件与卡盘同轴并起一定固定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例子中,所述的夹紧部包括固定于卡盘上的螺接部,该螺接部设有螺纹孔,一调节螺栓通过该螺纹孔螺接于该螺纹部上,从而能够通过调节该调节螺栓在螺纹孔内的螺接位置来对卡盘上的工件进行夹紧操作。
进一步,在所述调节螺栓的外端可设置有调节手柄,以便于对调节螺栓的螺接位置进行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卡盘可采用轴套连接在变速装置上,并在该轴套连接位置设置有顶紧螺栓。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顶紧螺栓可连接焊接地线,从而在焊接时使焊接地线与卡盘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变速装置可为减速器,该减速器可由一电机驱动或者通过一手轮摇转。可根据工件焊接速度选择,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来选用电机传动和手工摇转。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圆形焊缝焊接胎,由于可以通过夹具将工件固定,并在变速装置的带动下使工件旋转,从而在焊接时可以提高焊缝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圆形焊缝焊接胎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圆形焊缝焊接胎,能够实现圆周焊缝的平焊、达到合理的焊接位置、连续施焊,可保证焊缝质量。
2.本实用新型圆形焊缝焊接胎,在生产中应用范围较广,可实现通用。
3.本实用新型圆形焊缝焊接胎,使用方便灵活,可以节约操作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工时,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4.本实用新型圆形焊缝焊接胎,结构简单独特,制作费用较低,可以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对于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圆形焊缝焊接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焊接工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形焊缝焊接胎的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4:为工件放置于本实用新型圆形焊缝焊接胎之上工作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圆形焊缝焊接胎包括有变速装置1和由该变速装置1带动其转动的夹具2,其中该夹具2包括有卡盘21,该卡盘21连接于变速装置1的输出轴11上,并且沿该卡盘21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工件的夹紧部22。作为一个具体的例子,图中仅示出了在卡盘21上沿圆周方向设置三处夹紧部22来固定工件3的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夹紧部22的数目并不限于3个,该夹紧部22的数目可以根据工件2的实际需要而设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变速装置1可具体为减速器,该减速器可由一电机驱动或者通过一手轮摇转(图中未示出)。焊接时,可以根据工件3所需的焊接速度选择,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来选用电机传动和手工摇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71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直流充电发电机
- 下一篇:一种真空抑制型管网无负压增压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