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夹持治具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37068.4 | 申请日: | 2008-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79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 发明(设计)人: | 朱菱强;洪璇骐;黄骏燊;岩正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太士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持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夹持彼此叠设的复数板体的夹持治具。
背景技术
由于高科技电子资讯业的蓬勃发展,消费性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且许多消费性电子产品已朝向轻薄短小的趋势迈进,特别是结合显示与输入两种技术的触控式显示器,其同时具有液晶显示与触控输入的功能,而能大幅度提升各类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实用性能。
请参阅图1A、1B、2所示,为现有的触控式显面板的组装部分示意图一、二与三,如图所示,触控式显示面板1包括触控面板10与液晶显面板11所组成,欲结合触控面板10与液晶显面板11时,必须提供第一治具13与第二治具14。首先,可将触控面板10放入第一治具13内,而液晶显示面板11放入第二治具14内,再将例如光学双面胶带或光学胶液等的光学胶12布满触控面板10或液晶显示面板11的表面。在图1中,光学胶12为布满触控面板10的表面,接着将第一治具13与第二治具14相互盖合,经过高压与烘烤后,便完成触控式显示面板1的组装。
以现行的生产技术而言,已可通过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大量生产所述触控式显示面板1,然而,在生产线中组装所述触控式显示面板1时,所使用的生产设备,仍是采单一的组装方式,也即一次组装一个触控式显示面板1。因此,若要提高产能,除了增加生产线的运作速度外,就是增购更多的生产线进行量产,但前者容易导致触控式显示面板1的良率下降,后者容易使产制成本提高。
又,现行所使用的触控式显示面板1,依照所使用的产品与产业不同,也有各式规格与尺寸,因此,对于不同尺寸的触控式显示面板1,就必须设置与其尺寸相对应的第一治具13与第二治具14。如此一来,若所述尺寸的触控式显示面板1需求量较多时,对于产制业者而言,重新开设治具进行生产是合理的,然而如果欲生产的触控式显示面板1需求量较小,或者是尺寸大小较为特殊时,也必须重新制作治具以进行此类触控式显示面板1的生产;而且,生产完毕之后,此种特制的治具并无法应用于生产其他规格的触控式显示面板1,从而造成产制成本的提高。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本创作人精心研究,并积个人从事所述项事业的多年经验,终设计出一种崭新的夹持治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夹持治具,其可模块化及可定位不同尺寸的板体。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持治具,其应用于夹持彼此叠设的一第一与一第二板体,所述夹持治具具有一治具本体,其设有用以收容所述第一与第二板体的一容置部,所述容置部一侧设有一第一夹持件,在邻近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另一侧跨设有一第二夹持件,以及一跨设于所述容置部的一滑动夹持组件。
所述滑动夹持组件具有二相对应设置于所述容置部两侧的第三夹持件,以及一设置于所述容置部且与所述第一夹持件相对的第四夹持件。
前述夹持件可分别于所述容置部上往复位移,进而调整其夹持区域的大小,以对应不同尺寸的第一、第二板体,由此,所述夹持治具可直接进行进行第一、第二板体的组装叠设,当第一、第二板体的尺寸改变时,直接由所述容置部上调整所述等治具的位置,以对应不同尺寸的板体组装叠设,产制者不需要重新开设新的治具,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无产制后治具过多占据空间的顾虑。
再者,为了提高生产的速度以及数量,所述夹持治具在所述治具本体上设置有复数的容置部,各所述容置部分别设有前述的所述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滑动夹持组件,由此,夹持治具可同时叠设复数的板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相较于现有技术需要重新制作治具以符合不同需求,本实用新型相对可符合各种尺寸而具备成本效益,且可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能。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的触控式显面板组装部分示意图一;
图1B为现有的触控式显面板组装部分示意图二;(原图1为两幅图,建议分成图1A图1B)
图2为现有的触控式显面板组装示意图三;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三;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太士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太士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70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