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族生物培养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37001.0 | 申请日: | 2008-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04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 发明(设计)人: | 林学廉;顾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邰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 健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族 生物 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族生物培养装置,特别是一种兼具循环、滴流及分离充气等功能,且可对滴流的水流加以消毒后排放,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水族生物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参见图1,为常见的一种水族生物培养装置,于一支架5上设置多层空间,以供容置复数大小不一的培养容器6、60,于该支架5底部设有一过滤槽70,可供容纳并以生化方式过滤循环的水流,于该过滤槽70旁侧设有一充气泵71及一抽水泵72,该充气泵71可将空气注入过滤槽70内的水流中,以提升其含氧量,而该抽水泵72则可将过滤后的水流送入循环水管73,并于循环水管73末端经由复数出水阀74控制而送入各培养容器6、60内,以提供各培养容器6、60内的水族生物生存的所需,而该培养容器6、60内循环的水则可由背侧预设的溢流导管溢出,并经一回流导水槽75收集,再由一回流水管76导引回过滤槽70内,进而形成一具充气、过滤的循环水流。
然而,上述结构仅具有单纯的水流过滤、循环的功能,且其充气作业直接于过滤槽70内进行,并利用循环水流携带氧气至各培养容器6、60内;因此,一旦受外在因素影响而无法持续或必须停止循环水流(如:水族生物病变而为防止传染,各培养容器6、60内添加不同药物)时,则必然影响培养装置整体的供气,同时,其换水作业也需依靠水流循环而实施,不但繁琐不便而且耗费能源。
鉴于常见的水族生物培养装置有上述缺点,实用新型创作人乃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终于有本创作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族生物培养装置,不仅具循环、滴流及分离充气等功能,且可对滴流的水流加以消毒后排放,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水族生物培养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族生物培养装置,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上置有至少一个培养容器,且于各培养容器背侧设有至少一溢流导管;一循环水流组件,所述循环水流组件至少由一过滤槽、一抽水泵、一循环水管、一第一控制阀所组成,所述的过滤槽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下方,所述抽水泵与所述过滤槽相连,所述循环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抽水泵相连,另一端引导至各培养容器,所述的第一控制阀则设置于循环水管中段低于所述培养容器处;一滴流组件,具有一注水管、一位于各培养容器上方的储水槽及一第二控制阀,所述的注水管开口通至所述的储水槽,所述的该储水槽可经由第二控制阀与所述循环水管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各培养容器的下部设置有一回流导水槽,所述回流导水槽与回流水管相连通,所述的回流水管的末端设有一排放处理组件,所述的排放处理组件至少包括:一废水处理槽及一处理剂容器,于该处理剂容器内容置有消毒杀菌的处理剂。
采用上述结构的水族生物培养装置,其除了一般的水流循环过滤的功能外,另具滴流的功能,且其滴流的水流可依需要而加以处理后排出,除可满足不同的需求、增加其应用范围外,也兼具环保效益。
同时上述结构的水族生物培养装置可具有独立的充气组件,于循环或滴流的水流停止时,仍保持持续供气,以避免供气中断而影响水族生物的生存。
并利用供水的水压将水送至各培养容器上方的储水内,并利用重力作用使水向下滴流入各培养容器内,于滴流过程中完全无须消耗外部能源,具有极佳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见水族生物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循环水流组件 24...第二控制阀 11、70....过滤槽
3.....充气组件 12、72....抽水泵 31、71....打气泵
13、73....循环水管 32....输气导管 14....第一控制阀
33....气嘴 15、75....回流导水槽 4....排放处理组件
16、76....回流水管 41....废水处理槽 161...分离槽
42....处理剂容器 17、74....出水阀 43....加药机
2.....滴流组件 5.....支架 21....注水管
6、60...培养容器 22...出水控制阀 61、601...溢流导管
23....储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邰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邰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70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刹车滴答装置的渔具
- 下一篇:钢钉制钵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