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固定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6886.2 | 申请日: | 200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29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赖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G06F1/16;H04R1/02;H05K7/00;H05K5/00;H05K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亮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池固定结构(battery fixing structure),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于电子装置的电池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今的信息社会下,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依赖性逐渐增强,举凡手机、计算机、视听设备等电子产品在生活周遭亦随处可见。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地演进,人性化、功能性佳的电子产品也跟着推陈出新,而作为电子产品驱动来源之一的电池也成为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使组装电池的制程更为平顺,各类电池固定结构的设计的重要性也随着大幅地提升。此外,由于笔记本计算机具有尺寸上的限制,造成笔记本计算机的主机内部的空间狭隘,使得各个组件在主板上的配置变得非常的重要。
图1为传统的一种电池固定结构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传统电池固定结构100位于主板10上,其包括焊接于主板10上的电极弹片102以及围绕于电极弹片102的周围而可容纳电池的环形座体104。由于传统电池固定结构100配置于主板10上,因此占据了电子装置的内部空间,而造成主板上空间狭隘。
除此之外,环形座体104通过模具射出成型,且环形座体104必须通过其它组件来协助模具成型。换言之,采用传统技术的电池固定结构100,除了需要额外制作环形座体104,并且制作环形座体的模具的成本高,因此在制程上较为费力费时,同时须额外花费较高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固定结构,其可增加电子装置的内部空间并可节省电池固定结构的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一电子装置的电池固定结构。电子装置具有一主板,且主板具有一电源线。电池固定结构包括一音箱,其配置于主板的一侧边。音箱具有一用以放置一电池的电池容纳部,而电池适于经由电源线提供主板的一实时时钟芯片所需的电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电池容纳部为具有一中空部的槽体,而中空部凹入于音箱的内部且邻近于主板的侧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电池容纳部为一固定座,其配置于音箱的外部且邻近于主板的侧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固定座的侧缘具有一缺口部以及多个限位部,而电池经由缺口部放置于固定座的内部,且这些限位部延伸于电池的上方并固定电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音箱内配置有一扬声器以及一音源线,此扬声器经由音源线连接主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装置为笔记本计算机。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固定结构可有效地节省主板上的空间,并且达到降低零组件成本以及缩短工时的效果。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一种电池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图2A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池固定结构组装于主板的示意图。
图2B为沿图2A的剖线A-A’所绘示的剖面图。
图3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池固定结构组装于主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池固定结构组装于主板的示意图。图2B为沿图2A的剖线A-A’所绘示的剖面图。请先参考图2A,本实施例的电池固定结构200配置在一电子装置(例如是笔记本计算机)内。为了增加电子装置的内部空间,本实用新型将传统主板上的电池座移除,改为设置在做为电池固定结构200的一音箱220的本体上,除了可增加主板上方的空间之外,更可节省传统电池座的开模成本。
音箱220可配置于主板300的一侧边300a,并且具有多个扬声器228以及一音源线229,而扬声器228经由音源线229而连接至主板300。
一般而言,电子装置具有一个实时时钟(Real Time Clock,RTC)芯片340,配置在主板上。不论在电子装置开机或关机的时候,此实时时钟芯片340都可以持续运作,以提供正确的时间给电子装置。换言之,不管电子装置中其它电路是否在运作,实时时钟芯片340在所有的时间都要持续地保持运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68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