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输送组合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6722.X | 申请日: | 200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89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明行 |
主分类号: | F16L41/02 | 分类号: | F16L41/0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建平 |
地址: | 3171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输送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输送组合管,用于气体输送,属于气体输送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气体输送的是采用普通管子作为气体输送管来用作气体输送的工具,由于气体输送中往往涉及多处不同种类的用途,所要求的气管支路和气体输出口都不同,有很多时候还需要做很多的调整,这样传统的气体输送管就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如果在气体输送中需要增加气体输出口时,那么太多的气体输出口必然会影响各输气口在同等流量下的同等气压压力,影响气体输送的距离,而且需要拖出很多的气体输送管来满足需要,气体输送管的自身重量也会大大的增加,同时成本也会相应的随之上升,而在现有的公开专利技术中还没有可以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气体输送组合管,采用多个气体输送组合管相互组合联接成气体输送管路的形式,实现灵活拼接各种形状,满足实际不同数量出气口的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气体输送管路在实际工作中出气口数量难调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体输送组合管,是由:长管、短管、长管左接口、长管右接口所组成,长管和短管成十字交叉联接结构,在长管的两端设置有长管左接口和长管右接口,短管和长管的内孔成十字交叉联接结构并互通。
长管由长管壁、长管右接口腔、长管左接口腔、长管腔和长管端壁组成,长管左接口腔与长管腔左侧相通,长管右接口腔与长管腔相通。
短管由短管壁、短管腔、短管接口腔、外圈倒角、短管接口端面、短管接口壁和短管接口腔口组成,短管腔在靠近长管一侧与长管腔相通,短管接口腔在短管腔上方与短管腔相通。
长管左接口由长管左接口第一凸环、长管左接口第一凹环、长管左接口第二凸环、长管左接口第二凹环、长管左接口第三凸环和长管左接口端面组成,长管左接口第一凹环和长管左接口第二凹环配有密封圈,在装配密封圈后与长管左接口第一凸环、长管左接口第二凸环和长管左接口第三凸环高度相同,与短管接口形成管对管接口形式。
长管右接口由长管右接口第一凸环、长管右接口第一凹环、长管右接口第二凸环、长管右接口第二凹环和长管右接口第三凸环组成,长管右接口第一凹环和长管右接口第二凹环配有密封圈,装配密封圈后与长管右接口第一凸环、长管右接口第二凸环和长管右接口第三凸环高度相同,与短管接口形成管对管接口形式。
每个出气口在输出同等流量下每个出气口出气压力相等。
气体输送组合管采用塑料制造。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气体输送组合管,实现了灵活拼接各种形状,满足不同实际情况不同数量出气口的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气体输送管路在实际工作环境出气口数量难调整的问题,本气体输送组合管结构简单,密封性能良好,使用操作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体输送组合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气体输送组合管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气体输送组合管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气体输送组合管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气体输送组合管A-A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气体输送组合管互相组合管路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中:1、长管 2、短管 3、长管左接口 4、长管右接口
图2中:31、长管左接口第一凸环 32、长管左接口第一凹环
33、长管左接口第二凸环 34、长管左接口第二凹环
35、长管左接口第三凸环 41、长管右接口第一凸环
42、长管右接口第一凹环 43、长管右接口第二凸环
44、长管右接口第二凹环 45、长管右接口第三凸环
图3中:15、长管端壁 36、长管左接口端面
图4中:24、外圈倒角 25、短管接口端面 26、短管接口壁
27、短管接口腔口
图5中:11、长管壁 12、长管左接口腔 13、长管左接口腔
14、长管腔 21、短管壁 22、短管腔
23、短管接口腔
图6中:B、第一气体输送组合管 C、第二气体输送组合管
D、第三气体输送组合管 E、第四气体输送组合管
F、第五气体输送组合管 G、第六气体输送组合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明行,未经黄明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67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