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踏遛车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6291.7 | 申请日: | 200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027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崔玉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玉善 |
主分类号: | B62M1/00 | 分类号: | B62M1/00;B62M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6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踏遛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特别涉及一种人力驱动的脚踏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发达。世界各大城市的交通拥挤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外出购物办事连找个停放自行车的地方都很困难。所以,一些城市的街边路旁到处可见乱停乱放的机动车和自行车,严重影响了城市的观展。尤其是自行车被盗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结构轻巧、易于存放、重量轻且速度快的可以取代自行车的代步工具。例如,公开号为CN 101348155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站立踩踏行驶的踏溜车,它是采用在车身架上的一端连接一踏力驱动机构,此踏力驱动机构是采用双踏杆结构作为力驱动机构,并且此踏力传动装置还与车身架后侧左端的驱动轮相连接,从而通过在踏力传动装置中的双踏杆上施加踏力后,就可以通过其带动车身架后侧左端的驱动轮传动,从而为整个车体提供行驶动力的同时能够使双脚同时得到运动。该踏溜车车身架前段还连接有一把杆,整体结构体积较大,不易存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人遛街、逛商场、游公园的踏遛车。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踏遛车,包括:踏板,上下运动;固定板,连接踏板,其下部设前轮和后轮;传动装置,定向齿轮、安置在固定板下部的与定向齿轮同轴的动力齿轮和与动力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动力转换装置,连接于踏板的下部,与传动装置相连。
其中,动力转换装置具有设置在踏板下部的滑动盒和安置在滑动盒下部的通过滑动盒调整角度的传动半圆齿轮,传动半圆齿轮与定向齿轮啮合而将踏板的上下运动传递给定向齿轮。
特别是,滑动盒内设有与传动半圆齿轮相连接的滑动板、连接滑动板并推动其复位的V型弹簧以及作用于滑动板前后运动的滚珠。
此外,还包括制动装置,制动装置具有:制动轮,安装在传动齿轮的轴上;制动板,一端固定于支撑架,支撑架固定于固定板下部;拖轮,安置在制动板的另一端下部。
本实用新型踏遛车的优点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的可以取代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其结构轻巧,易于存放,重量轻,速度快可比自行车,是短途交通的最理想的工具。
本实用新型生产成本低、结构轻小、携带方便、经济实用,其前轮只能向前运动,不能后退,所以可以踏上它遛街、逛商场、游公园,最大限度方便了人民的生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踏遛车的侧视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踏遛车的仰视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踏遛车的俯视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踏遛车的动力转化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1、踏板;2、滑动盒;3、V形弹簧;4、滑动板;5、滚珠;6、半圆齿轮;7、飞轮;8、动力齿轮;9、固定板;10、支撑架;11、传动齿轮;12、制动轮;13、制动板;14、支撑架;15、拖轮;16、后轮;17、后支撑架;19、前轮。
图1-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如图所示,在踏板1下方装有调节传动半圆齿轮6的滑动盒2。
如图4所示,图4是本实用新型踏遛车的动力转换装置的立体透视图,在滑动盒2里装有用于调整传动半圆齿轮6的滑动板4、与滑动板4连接并推动滑动板4复位的V型弹簧3以及作用于滑动板4前后运动的滚珠5。
随着踏板1上下运动,带动滑动盒2、滑动板4及传动半圆齿轮6作相同运动。
当传动半圆齿轮6随着踏板1上升而向上运动时,定向齿轮7作空转运动。动力齿轮8与定向齿轮7固定在同一轴上,在传动半圆齿轮6带动下同时工作,啮合于动力齿轮8的传动齿轮11也随同工作。
与传动齿轮11固定在同一轴上的制动轮12,连接支撑架10的制动板13作用于制动轮12,连接于制动板13的支撑架14上安装有拖轮15。在快速行进中,当需要减速或停止时,脚尖抬起,脚后根用力,拖轮15受力使制动板13抬起而摩擦制动轮12,达到减速或停止。设有定向装置的前轮19其原理同自行车飞轮,可防滑,以便爬坡。
如图2、4所示,踏板1通过滑动盒2带动传动半圆齿轮6向下运动,在定向齿轮7阻力作用下,滑板4向后作挤压运动使V型弹簧3收缩,踏板1及传动半圆齿轮6向上运动时,V型弹簧3张开推动滑动板4复位。滚珠5起减少滑动板4与踏板1之间的摩擦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玉善,未经崔玉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62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发光二极管
- 下一篇:四点式平板电视机挂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