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插座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5605.1 | 申请日: | 200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99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蒋冰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13/514 | 分类号: | H01R13/514;H01R13/7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翟中平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方便,电源线能调节长度且插座与插线板可插接配合的组合式插座,属于插座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的墙体固定插座插孔数量较少时或者当用电器电源线较短时,解决的办法只能通过组接插线板,但插线板摆放地上或者其他部位存在一定的隐患,使用也较不方便。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使用方便、电源线能调节长度且插座与插线板可插接配合的组合式插座。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移动插线板两侧设有导轨且与固定插座面两侧的导槽插接配合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移动插线板在固定插座上可以随意的插入或抽出,既解决了插线板摆放的问题,也解决了插座插孔不足的困扰。2、移动插线板背面设有一字型绕线卡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可以将多余的电源线缠绕在插线板背面的一字型绕线卡上,解决了电线缠绕的问题。3、固定插座面为燕尾槽型面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特征之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既能与插线板插接配合,也保证了一定的空间,保证插线板能够上下移动。
技术方案:组合式插座,包括插座、插线板,固定插座面的两侧设有导槽,移动插线板两侧设有导轨且与固定插座面两侧的导槽插接配合且可抽出或插入。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移动插线板在固定插座面可抽出或插入且便于方便;二是电源线可随意调节长度,简单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组合式插座示意图。
图2是组合式插座仰视图。
图3是组合式插座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3。一种组合式插座,包括插座、插线板,固定插座面1的两侧设有导槽2,移动插线板3两侧设有导轨4且与固定插座面两侧的导槽2插接配合且可抽出或插入。平常使用的时候,可以分开即可作普通固定插座和移动插线板使用。当组合使用的时候,预先将电源线缠绕在移动插线板背面设有一字型绕线卡5上后,可将移动插线板两侧的导轨插入固定插座面的导槽,便能随意地固定在插座面上,不用担心插线板摆放时存在一系列地隐患,同时不占用较大的室内空间。使居室环境显的更加整洁,与众不同。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56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吸取盖的电连接器
- 下一篇:微型印刷电路板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