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伸缩臂架式举高作业工作平台的调平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5483.6 | 申请日: | 200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42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孔德美;王江坤;李丛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2100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架式 举高 作业 工作 平台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举高作业平台的调平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伸缩臂架式举高作业工作平台的调平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举高作业车辆由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底盘、举升臂架和工作平台;其中,举升臂架安装在底盘上,工作平台安装在臂架前端,通过臂架的伸出展开运动实现工作平台的升降运动。作业时,需要通过工作平台将作业人员输送至一定高度完成举高救人、灭火等高空作业。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高米级发展,对于举高作业车辆的工作稳定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举高作业工作平台需要在起升或下降的作业工况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以提高高空作业的安全可靠性。
现有折叠臂架式举高作业工作平台采用了调平技术,通过控制两个油缸的两腔之间液压油液的流向,实现工作平台的升降运动与调平运动的同步。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02200238.3(授权公告号:CN2595788Y,实用新型名称:液压平衡机构和臂架式高空作业平台)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折叠式臂架的举高作业工作平台的调平技术,其中,第一顶升油缸设置在一节臂与二节臂之间,第二顶升油缸设置在顶部臂节与工作平台之间,通过平衡阀和双向液压锁控制第一顶升油缸和第二顶升油缸的各油腔之间液压油液的流向。该方案结构简单,调平精度可靠且无滞后现象,可确保工作平台的升降运动与调平运动同步进行。但是,在该方案只能应用于液压管路的长度确定的折叠式臂架举高作业工作平台的调平,无法适用于伸缩臂架式举高作业工作平台。
有鉴于此,亟待研制开发出一种适用于伸缩臂架式举高作业工作平台的调平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伸缩臂架式举高作业工作平台的调平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伸缩臂架式举高作业工作平台的调平机构,包括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平衡阀和第一导向部件,所述第一油缸的缸杆端和缸筒端分别与顶部臂节和工作平台铰接,所述第一油缸的缸杆伸出或收回时,工作平台可绕顶部臂节转动;所述第二油缸的缸杆端和缸筒端分别与底部臂节和底盘铰接,所述第二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分别与第一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所述平衡阀的一组油口串接在两个有杆腔之间的油路上,所述平衡阀的另一组油口串接在两个无杆腔之间的油路上;所述第一导向部件设置在中间臂节尾部;所述两个有杆腔之间的油路和两个无杆腔之间的油路分别采用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分别沿底部臂节的外表面进入底部臂节与中间臂节之间的空腔,绕经所述第一导向部件后迂回进入顶部臂节内腔。
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固定部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部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部件设置在所述底部臂节上,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与底部臂节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固定部件设置在所述顶部臂节上,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与顶部臂节之间的相对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具体为一个,设置在所述底部臂节的头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件具体为一个,设置在所述顶部臂节的尾部。
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均为上下分体式结构,包括底座和压板,所述底座固定设置在臂节上;所述压板通过螺纹连接件与底座连接;所述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置于所述底座和压板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底部臂节的头部的第二导向部件,所述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的另一端沿底部臂节的外表面绕经所述第二导向部件后迂回进入底部臂节与中间臂节之间的空腔。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部件和第二导向部件均为可与相应臂节转动连接的导向轮。
优选地,还包括与工作平台固定连接的调平摆臂;所述第一油缸的缸杆端和顶部臂节的的头部分别与调平摆臂铰接,所述调平摆臂、第一油缸和顶部臂节之间形成四连杆机构,即摇杆滑块机构。
所述平衡阀具体为双向平衡阀。
优选地,还包括具有三个工作状态的换向阀,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压力油路与有杆腔之间的油路连通,回油油路与有杆腔之间的油路连通;在第二工作状态下,各油口均封闭;在第三工作状态下,压力油路与无杆腔之间的油路连通,回油油路与无杆腔之间的油路连通。
所述换向阀具体为三位四通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54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油胶管起泡防漏装置
- 下一篇:双层铸管专用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