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腕力训练球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5219.2 | 申请日: | 200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32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庄永裕;林明洪;庄培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永裕;林明洪;庄培松 |
主分类号: | A63B21/22 | 分类号: | A63B21/22;A63B23/14;F21V33/00;H05B3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胡婉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腕力 训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腕力训练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效磁场发电与点亮发光组件,能够旋转发电的发光腕力训练球。
背景技术
腕力训练器广泛使用于腕力锻炼场合,特别是针对个人双手腕肌肉的训练或复健,有着显著的运动及治疗效果,如中国台湾专利新型第135058号专利案及美国发明专利第5800311号案分别显示了在典型现有腕力旋转运动为主的腕力训练球中,加上发电及发光二极管(LED)组件的结构与技术,通过拉绳缠绕旋转球体方式来启动腕力球旋转,让分置于壳体套环的磁铁与旋转球体的感应线圈间进行面对面的磁力线切割与感应,以产生电力点亮发光二极管组件,从而形成腕力训练球表面装饰及附加功能。
但上述现有的腕力训练球加设发电与发亮组件的结构与技术中,该磁铁与感应线圈间的磁力线切割与磁、电感应方式,存在有磁隙大且高漏磁的问题,即在磁、电感应过程中,磁阻相对增大,高漏磁且磁通密度相对变小,而产生感应电力不足的现象,在旋转球体处于低转速时,点亮发光二极管的效果不佳,需要借助提高旋转球体的速转来稍加弥补该发电电力不足的问题。
另外,在其它的相关在先专利技术文献方面,如中国台湾专利公报公告号第580942号“发光腕力球”新型专利案,其结构类似于中国台湾专利新型第135058号专利案及美国发明专利第5800311号案,但所不同之处,即该磁性组件必需于表面设有数个交错相邻的正、负扇区(即数个N、S不同极性),再利用滑环及电刷的延伸片对应磁性组件的数个交错相邻的正、负扇区结构,以借助滑环及电刷对应排列,连接线圈及发光二极管,从而产生电力点亮发光二极管;同样地,此种结构也存在相同的磁隙大、磁阻大及高漏磁等发电及点亮发光二极管效果不佳的问题,并且,使用多交错相邻的正、负扇区的磁性组件以及结构复杂的滑环与电刷,在组装制造或维修上形成困难,致使制造与维修成本偏高,不利产业利用,同时,滑环与电刷、内支撑环在旋转球的旋转操作过程中,将产生摩擦阻力、大量噪音与组件磨损损坏的现象,大幅降低该发光腕力球的操作效率及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发光腕力训练球,其包括上下壳体、外环、旋转球体、磁性组件、发光控制电路板、发光组件及线圈座;上壳体及下壳体相互组合而包覆外环及旋转球体,旋转球体两端枢接外环,磁性组件结合外环一端,发光控制电路板及线圈座结合于旋转球体内侧,线圈座内缘形成一孔供磁性组件穿入纳置,发光组件分设于旋转球体周缘并连接发光控制电路板,旋转球体经外力启动旋转,通过线圈座的线圈与磁性组件间产生感应电力给发光控制电路板,由发光控制电路板控制各发光组件发光点亮,具有较佳发电、发光功效;结构合理,组装和维修成本低,磁性组件与线圈座间的磁电感应结构,不产生摩擦力,减小组件摩损,大幅降低运转噪音,提升发光腕力球产业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发光腕力训练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壳体及下壳体,为中空状,上壳体及下壳体对应组合,并于上壳体与下壳体内形成一纳置空间,上壳体顶端设有一开口;一外环,置于下壳体的顶缘,且外环于两端分别设有一连接座及孔,连接座内设有一轴孔;一磁性组件,结合于外环的连接座上;一旋转球体,容置于上壳体及下壳体间所形成的纳置空间,且两侧分别设有一转轴,旋转球体局部自上壳体的开口露出,以通过外力启动球体旋转,该转轴分别穿入连接座的轴孔及孔内;一发光控制电路板,能够转换电源及控制发光,穿套旋转球体的一转轴,并结合固定于旋转球体一侧内部,与旋转球体同步旋转;多个发光组件,各发光组件设置于旋转球体表面,并连接至发光控制电路板,受发光控制电路板的驱动控制发光;一线圈座,结合于旋转球体的一侧内部,该线圈座内缘外围设有至少一对线圈,各线圈连接至发光控制电路板,该线圈座内线形成一孔,该孔供磁性组件穿入容置,使该磁性组件与线圈呈同轴和同平面的配置,令各线圈随旋转球体转动而环绕磁性组件旋转,并产生感应电力供给发光控制电路。
前述的发光腕力训练球,其中上壳体下端周缘设有一对槽。
前述的发光腕力训练球,其中上壳体顶端设有一开口。
前述的发光腕力训练球,其中下壳体上缘外围设有一对耳。
前述的发光腕力训练球,其中外环的连接座一端设有一结合部。
前述的发光腕力训练球,其中外环的结合部末端设有多个弹性止挡片。
前述的发光腕力训练球,其中磁性组件内部设有一孔。
前述的发光腕力训练球,其中磁性组件为磁铁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永裕;林明洪;庄培松,未经庄永裕;林明洪;庄培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52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影像触发开关
- 下一篇:轨道列车薄型空调机组的排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