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电池正极盖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5003.6 | 申请日: | 2008-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29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剑湖金城车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34;H01M2/0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林 倩 |
地址: | 2130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正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正极盖。
背景技术
使用PTC(正温度系数电阻器)器件作为电路保扩器以防电池或电路过电流状态和由此引起的过热状态在例如,美国专利No.4,255,698和4,973,936和日本实用新型申请No.4-75287中公开,PTC器件包括具有“电阻正温度系数”特性的PTC成分。
PTC成分使包含该成分的器件具有以下特征:器件在正常温度下是在低电阻状态,当由于例如由短路或过充电导致的异常大电流而过热(例如60-130℃)时,器件转换成极高电阻状态。因此,当锂电池中包含这种PTC器件,并且异常大电流通过该锂电池时,该PTC器件变成高温状态,故而其转变为极高电阻状态,以便降低回路中的电流,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这种PTC成分是公知的,不需要附加描述。详细描述参见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No.55-78406。在此引用此专利公报的内容供参考。
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现有的锂电池正极盖中,盖板、膜片和密封圈为依次层叠结构,容易造成电池液泄露;且这种正极盖在在电池封口过程中受力状态往往不理想,正极盖容易发生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锂电池正极盖,使其具有较好的密封性,以防止电池液泄露。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正极盖,包括:依次上下设置的盖板、膜片、密封圈和孔板;其特点是:盖板与膜片之间设有PTC环,盖板周边设有包边绝缘垫,膜片的周边包扣于包边绝缘垫的上端面上。
所述密封圈内侧设有绝缘环,密封圈与绝缘环分离设置,或通过2~6个连接块相连。
所述孔板的边缘与绝缘环注塑成一体;或所述绝缘环的下端面上设有环形槽,所述孔板的边缘设于该环形槽内。
为减小锂电池内阻并提高其一致性,所述孔板与膜片焊接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正极盖中,盖板周边的包边绝缘垫的作用是隔离膜片与盖板,使其间仅能通过PTC环导通,从而使PTC能具有保护的作用。膜片的周边包扣于包边绝缘垫的上端面上,从而使膜片包边的侧面与密封圈之间构成面接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线接触,其密封效果显然是较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密封圈和内部零件之间的边缘密封性问题,可有效防止电池液泄露。(2)本实用新型中,包边绝缘垫可注塑在盖板周边,以便于生产和安装。(3)本实用新型中,密封圈与绝缘圈分离。在锂电池的安装过程中,密封圈易受外部挤压而变形,若密封圈与绝缘圈一体设置,则在锂电池的安装过程中绝缘圈易向中间挤压并使孔板与膜片的焊点断裂,从而导致该锂电池报废。而当密封圈与绝缘圈分离设置时,即便密封圈受外部挤压而变形,也不会使绝缘圈向中间挤压,因此提高了锂电池安装的成品合格率。密封圈与绝缘圈也可通过2~6个连接块相连,密封圈受外部挤压而变形时,绝缘圈向中间挤压的幅度较小,故也可提高锂电池安装的成品合格率。(4)本实用新型中,孔板上具有2~4个通气孔,以便于将电池内的气压和热量传导至膜片上,既利于防爆,又利于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正极盖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锂电池正极盖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3,本实施例的锂电池顶盖组件包括:依次上下设置的盖板1、PTC环2、膜片3、密封圈5和孔板4。
盖板1与膜片3之间设有PTC环2,盖板1周边1-1设有包边绝缘垫6,包边绝缘垫6的作用是隔离膜片3与盖板1,使其间仅能通过PTC环2导通,从而使PTC能具有保护的作用。
膜片3的周边3-2包扣于包边绝缘垫6的上端面上,从而使膜片3的包边侧面与密封圈5之间构成面接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线接触,其密封效果显然是较好的,因此本实施例的锂电池顶盖组件解决了密封圈5和内部零件之间的边缘密封性问题,可有效防止电池液泄露。
所述密封圈5内侧设有绝缘环5-1,密封圈5与绝缘环5-1分离设置,或通过2~6个连接块相连。
所述孔板4的边缘与绝缘环5-1注塑成一体;或所述绝缘环5-1的下端面上设有环形槽,所述孔板4的边缘设于该环形槽内。
所述孔板4与膜片3超声波焊接相连,以大幅减小锂电池内阻并提高其一致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剑湖金城车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剑湖金城车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50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装置
- 下一篇:一种贴片式LED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