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发热袋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4585.6 | 申请日: | 200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96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庆;孙博文;杨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博文 |
主分类号: | B65D77/04 | 分类号: | B65D77/04;B65D30/02;B65D65/40;A61F7/03;C09K5/16;B32B27/12;B32B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206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化学制剂制成的新型发热袋。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老式的发热袋是在橡胶袋中放入热水,用于发热取暖,这种热袋不仅使用不便,而且保温时间短,近期,技术人员又研制了电磁发热装置和利用各种直接燃料来取暖抗寒,由于其体积大且很重,不利于随身携带。外出旅游、野外活动、海上或者高寒地区工作的人员尤其感到不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携带的新型发热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发热袋,其特征在于,该发热袋为双层结构,外层为不透气的塑料包装袋,内层为透气性包装袋,透气性包装袋内置发热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外层不透气塑料包装材料,可用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树脂薄膜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透气性包装袋由无纺布与塑料膜热复合而成,具有韧性好,且能耐热100℃以上的尼龙布,聚乙烯均可,透气性包装袋上带有微孔,微孔面积占整个袋面积的10-20%。
本实用新型中发热成份为铁粉、硅藻土、烧成硅藻土、焦碳、精盐、水的混合物,各组分含量为(重量)铁粉45-55%,硅藻土1-4%,烧成硅藻土1-4%,焦碳1-6%,精盐1-4%,水余量。
首先把硅藻土、烧成硅藻土、焦碳粉碎成1mm以下的粉末,上述三种原料可以按配方量一起粉碎,精盐如有结块须粉碎或水溶解,铁粉须单独粉碎至100目以下,配制装袋前与其它成分混合。
按配方量将上述各种原料(铁粉除外)充分混合均匀,最后加入铁粉,迅速装入透气性包装袋中,再立即装入不透气性包装袋中贮存。使用时只需将密封外袋打开或取下,进行摇晃即可发热。
本实用新型发热袋的发热剂成份为铁粉、硅藻土、烧成硅藻土、焦碳和精盐、水,当它们接触到空气时,铁粉会慢慢氧化,同时放出热量,残留物主要为铁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所以本实用新型环保,对人体无伤害。
本实用新型保温效果好,使用时间长,可根据需要做成各种形状及大小,用于手部、脚、肘部、膝盖、腹部等部位的取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发热袋为双层结构,外层为不透气的塑料包装袋(1),内层为透气性包装袋(2),透气性包装袋(2)内置发热剂(3)。发热剂的配比为:铁粉∶硅藻土∶烧成硅藻土∶焦碳∶精盐∶水==48∶4∶3∶2∶3∶40,其中焦碳先与水1∶1混合成湿性活碳,再按上述配比混合,将25克的发热剂装入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博文,未经孙博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45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百变防震气囊系统
- 下一篇:液体加料反扑处理机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